早期现代丹麦的家庭与国家建设
在早期现代丹麦,家庭与国家建设之间存在着紧密而复杂的联系,这一关系在诸多方面有着显著体现。
从一个不听话孩子的案例说起
1742 年,年轻的约翰·海因里希·贝克尔被送进了位于哥本哈根以南默恩岛新设立的“教养与制造之家”。他对父母暴力且不听话,当地县长克里斯蒂安·兰茨奥伯爵采取了行动。约翰在当地法庭受审,有 20 名证人出庭指证他。证人称他对父母、邻居和市民行为“邪恶、违背基督教教义且令人不齿”,他多次辱骂和殴打父母,还称父亲为“小偷和无赖”,母亲为“妓女和流氓”,并且经常与人打架。
当地牧师将此案告知了兰茨奥。牧师表示,约翰在坚信礼及之后的圣礼上都曾被劝诫要守规矩,甚至还在当地监狱被关了几天,但毫无改进。许多证人提到看到牧师到约翰家试图改善他的行为。此外,约翰拒绝工作或学习一门手艺,牧师认为这种态度会“让他陷入灾难,也让他人承担责任”。
然而,约翰的父母并不认同当地当局认为孩子需要矫正的观点。父亲作为牧师之后的第一个证人,为儿子辩护,抗议儿子被像“小偷或杀人犯”一样用铁链逮捕。他淡化约翰对父母的不当行为,称这是“年轻时的愚蠢,他后来已后悔”,还强调自己的父爱和基督教责任,表明自己愿意履行作为父亲和家庭权威的义务。
但其他证人不仅认为约翰是个麻烦制造者,还指出整个家庭都有问题。显然,约翰来自一个日常充斥着咒骂和争吵的家庭。他不仅辱骂父母,还对其他妇女和儿童施暴,杀死他们的鸡、抢夺动物、威胁他人并参与打架。证人还指出,他的父母在他与邻居发生冲突时总是护着他,尤其是他的母亲,被指控鼓励约翰用石头攻击一位邻居。
当地社区似乎只想摆脱约翰,他的父亲提出送他去南方的荷尔斯泰因当仆人,但被拒绝。兰茨奥认为
早期现代丹麦家庭与国家建设探析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0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