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been to V”的语义模式:语料库数据与诱导数据解析
1. 引言
在英语学习和研究中,“HAVE been to V”这一结构的语义模式十分值得探究。它不仅涉及到动作的表达,还与时间、空间等概念紧密相连。接下来,我们将通过语料库数据和诱导数据来深入剖析其语义模式。
2. 语料库数据中的 “HAVE been to V”
2.1 结构的基本情况
语料库数据显示,“HAVE been to V”是一个不太常见的结构(频率为 0.65 pmw),且在口语中比书面语更为常见。同时,该结构在英式英语数据中的使用频率高于美式英语。
2.2 常见语义及相关动词
“HAVE been to V”主要表达“观看(娱乐性)活动”和“拜访”的意思,这主要是因为它常与动词“see”搭配,“see”可以表达这两种含义。此外,它也会与一些表达相关含义的动词较少地搭配,如“look (at)”“watch”“view”“meet”“visit”和“stay”等。
除了上述情况,该结构还会与其他动词搭配,用于表达三种主要类型的事件:
- 信息交流 :例如“hear”“question”“tell”“talk”等动词。
- 商品或服务交换 :像“buy”“collect”“get”“look for”“pay”“pick up”等。
- 其他杂事 :比如“check”“clean”“make”“support”“take”“weigh up”等。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