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计算助力人机交互与福祉提升
机器人在公共空间的应用现状与挑战
如今,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在社会中的融合日益加深,在机场、餐厅、医院等公共空间已能看到机器人的身影。它们既可以单独提供服务,如担任礼宾或清洁工作;也能协同合作,像墨尔本的 Niska 机器人冰淇淋店,三个机器人分别承担接单、制作和服务的任务。
在新冠疫情期间,机器人的优势更加凸显,它们能在枯燥、危险或肮脏的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如在医院测量体温、分诊病人、消毒表面以及执行社交距离措施等。这进一步推动了机器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然而,目前许多机器人的设计和测试往往缺乏目标用户、协作者或公共空间共同使用者的参与,同时也忽略了目标公共空间的社会和空间背景,导致在部署阶段出现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个全面的框架来设计和开发适用于公共空间的机器人,将人类和社会背景融入其中,以确保机器人的有效性和可接受性。
参与式设计理解用户期望
参与式设计是一种在新技术概念化和设计过程中纳入最终用户的方法。它能利用领域专家的知识,调查最终用户的期望,并促进更细致的应用开发。近年来,这种方法在人机交互(HRI)领域受到了关注。
不过,现有的采用参与式设计的 HRI 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交互场景通常局限于一对一的特定目标交互,对于公共空间中可能意外发生的交互以及非交互者对机器人的看法并不明确。而且,参与者很少看到他们设计的原型的实际实现。
为了改进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参与式设计方法。在设计过程中,参与者首先了解特定的公共空间和机器人,进行引导式讨论,确定机器人在该场景中的角色。然后,在技术专家的支持下进入原型开发阶段,使用 Robot Interface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