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哈希实验:特征、方法与性能分析
在人脸验证和搜索任务中,哈希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能够在保证一定性能的前提下,提高计算效率。本文将详细介绍不同代的UMD特征以及在IJB - A、IJB - B和IJB - C数据集上进行的人脸哈希实验。
1. UMD特征介绍
为了进行人脸哈希实验,我们使用了三代不同的UMD特征,具体如下:
- 第一代UMD特征 :包括JC和SW特征。JC特征对应于[5]中描述的DCNN - S网络,维度为320;SW特征对应于DCNN - L网络,维度为512。这两个网络都在CASIA WebFace数据集上进行了训练,这些特征将用于IJB - A数据集的实验。
- 第二代UMD特征 :由JC2和SW2组成。JC2特征是[34]中架构的320维池化特征,SW2特征是从[25]中“All - in - One”架构提取的512维身份特征。这两个特征通过Triplet Probabilistic Embedding方法嵌入到128维的实值空间,分别记为EJC2和ESW2,用于IJB - B数据集的实验。
- 第三代UMD特征 :使用RAG1特征,它是从[24]中详细描述的resNet - 101网络的瓶颈层提取的。该模型在包含约58,000个对象的500多万张图像的数据集上进行训练,这些图像来自UMD - Faces数据集、MS - Celeb - 1M数据集的精选版本以及UMDFaces数据集的扩展。RAG1特征同样通过Triplet Probabilistic Embedding方法嵌入到128维空间,记为ERAG1,用于IJB - C数据集的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