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的医疗物联网实现新冠病毒的早期诊断与远程监测
1. 引言
自2019年12月以来,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截至2021年7月16日,全球已有超过1.9亿人感染,约400万人死亡。该病毒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引起,最初在中国武汉被发现。
人感染病毒后通常需要5 - 6天出现症状,症状轻微者可自愈,而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的患者可能症状更为严重。此外,动物也可能感染并传播该病毒。疫情的蔓延主要是由于全球旅行和环境破坏,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控制疫情、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在疫苗出现之前,早期诊断是治疗和预防新冠的唯一途径。多数新冠患者无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呼吸急促、咳嗽等症状,这些症状对诊断和后续检测具有重要意义。为防止病毒传播,人们采取了多种预防措施,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同时,快速准确的检测对于控制疫情也非常关键。
2. 检测技术
新冠检测主要有以下两类:
- 诊断测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是检测活跃冠状病毒感染的常用诊断方法,通常需要4 - 6小时出结果。但该方法存在诸多缺点,如耗时、依赖专业实验室和技术人员、操作复杂、成本高、效率低等,而且检测试剂盒数量有限,人工操作也会导致结果延迟。
- 抗体测试 :该测试旨在检测人体针对病毒产生的抗体。抗体通常需要数天甚至数周才能形成,且在康复后仍会在血液中存在很长时间,因此不能用于检测当前的新冠感染。
这两类测试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作用有所不同。诊断测试可识别感染病毒的患者,而抗体测试可识别产生抗体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