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类器设计与最大熵原理应用

分类器设计与最大熵原理应用

在分类器设计领域,有多种算法和原理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JSBoost算法、最大熵原理在分类中的应用,包括改进的迭代缩放算法以及最大熵与信息投影等内容。

1. JSBoost算法

JSBoost算法在分类任务中展现出了良好的性能。它通过Jensen - Shannon散度来选择特征,相较于KLBoost和Real Adaboost,具有更高的检测率和更少的迭代次数。

JSBoost算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 输入 :包含$N_+$个正样本和$N_-$个负样本的标记示例集合${x_1^-, \cdots, x_{N_-}^-, x_1^+, \cdots, x_{N_+}^+}$。
2. 初始化权重 :对于正样本,$w_i = \frac{1}{2N_+}$;对于负样本,$w_i = \frac{1}{2N_-}$。
3. 迭代过程
- 从$k = 1$到$K$进行迭代。
- 使用权重$w_i$通过Jensen - Shannon散度选择JS特征$\varphi_k$。
- 计算$f_k(x) = \frac{1}{2} \log \frac{h_k^+(\varphi_k(x))}{h_k^-(\varphi_k(x))}$。
- 更新权重$w_i = w_i \cdot \exp(-\beta_k) \cdot y_i \cdot f_k(x_i)$,并进行归一化,使得$\sum_{i} w_i = 1$。
4. 输出 :强分类器$h_f(x)$,其定义为:
[
h_f(x) =
\begin{cases}
1, & \sum_{k = 1}^{K} \frac{1}{2} \log \frac{h_k^+(\varphi_k(x))}{h_k^-(\varphi_k(x))} \geq 0 \
0, & \text{否则}
\end{cases}
]

以下是JSBoost算法的伪代码:

Algorithm 18: JSBoosting algorithm
Input: set of N+ positive and N−negative labeled examples
{x−1, ..., x−N−, x+1, ..., x+N+}
Initialize wi = 1 / (2N+) for positive samples and wi = 1 / (2N−) for negative samples
for k = 1 to K do
    Select JS feature φk by Jensen–Shannon divergence using weights wi
    fk(x) = 1 / 2 * log(h+k(φk(x)) / h−k(φk(x)))
    Update weights wi = wi * exp(−βk) * yi * fk(xi), i = 1, ..., N, and
    normalize weights so that ∑i wi = 1
end
Output: Strong classifier:
hf(x) = 
{
    1, if ∑k = 1 to K 1 / 2 * log(h+k(φk(x)) / h−k(φk(x))) ≥ 0
    0, otherwise
}
2. 最大熵原理在分类中的应用

最大熵是一种从数据中估计概率分布的通用技术,已成功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和生物信息学等多个领域的模式识别任务。

2.1 最大熵分类器的基本概念

最大熵分类器基于这样的思想:在给定一些约束(即特征)的情况下,最适合分类的模型是最均匀的模型。它需要从标记的训练数据中学习条件分布$P(c|x)$,其中$x \in X$是样本,$c \in C$是标签。

样本由一组$D$个特征(维度)来表征,特征函数定义为$f_i(x, c)$,其中$1 \leq i \leq N_F$,且$N_F = D|C|$。每个样本对于每个现有类别都有$D$个特征。

例如,考虑一个分类问题,有两个类别$C = {\text{motorbike}, \text{car}}$,原始特征空间有$D = 3$个特征,训练集中有五个样本,如下表所示:
| 类别 | 特征1: “has gears” | 特征2: “# wheels” | 特征3: “# seats” |
| ---- | ---- | ---- | ---- |
| Motorbike | yes | 3 | 3 |
| Motorbike | no | 2 | 1 |
| Motorbike | yes | 2 | 2 |
| Car | yes | 4 | 5 |
| Car | yes | 4 | 2 |

特征函数$f_i(x, c)$的值如下表所示:
| $x, c \backslash i$ | $i = 1$ | $i = 2$ | $i = 3$ | $i = 4$ | $i = 5$ | $i = 6$ |
| ---- | ---- | ---- | ---- | ---- | ---- | ---- |
| $x = 1, c = 1$ | 1 | 3 | 3 | 0 | 0 | 0 |
| $x = 2, c = 1$ | 0 | 2 | 1 | 0 | 0 | 0 |
| $x = 3, c = 1$ | 1 | 2 | 2 | 0 | 0 | 0 |
| $x = 4, c = 2$ | 0 | 0 | 0 | 1 | 4 | 5 |
| $x = 5, c = 2$ | 0 | 0 | 0 | 1 | 4 | 2 |

特征函数的定义为:
[
f_i(x, c) =
\begin{cases}
\bmod(i, c), & \text{if class}(i) = c \
0, & \text{otherwise}
\end{cases}
]

2.2 条件指数模型

最大熵原理用于建模条件分布$P(c|x)$,该分布受到特征$f_i(x, c)$的期望约束。条件指数模型可以表示为:
[
P(c|x) = \frac{1}{Z(x)} \exp \left( \sum_{i = 1}^{N_F} \lambda_i f_i(x, c) \right)
]
其中,$\lambda_i$是待估计的权重,$Z(x)$是归一化因子,定义为:
[
Z(x) = \sum_{c \in C} \exp \left( \sum_{i = 1}^{N_F} \lambda_i f_i(x, c) \right)
]

权重$\lambda_i$的估计是一个重要且非平凡的问题。训练数据的经验分布的对数似然函数可以表示为:
[
L(p) \equiv \log \prod_{x \in X} \prod_{c \in C} P(c|x)^{P(x, c)} = \sum_{x \in X} \sum_{c \in C} P(x, c) \log P(c|x)
]

这是一个对偶最大似然问题,可以使用期望最大化(EM)算法求解。当优化受到特征约束时,原最大熵问题的解也是对偶最大似然问题的解。

2.3 改进的迭代缩放算法

改进的迭代缩放算法是一种用于求解最大熵分类器参数的有效方法。它通过在由参数$\lambda_i$形成的对数似然空间中进行爬山搜索,保证收敛到定义给定数据集特征的最大熵分类器的参数。

改进的迭代缩放算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 输入 :分类样本的分布$p(x, c)$和一组$N_F$个特征$f_i$。
2. 初始化 :$\lambda_i = 0$,对于所有$i \in {1, 2, \cdots, N_F}$。
3. 迭代过程
- 重复以下步骤,直到所有$\lambda_i$收敛。
- 对于每个$i \in {1, 2, \cdots, N_F}$,求解方程:
[
\sum_{x \in X} P(x) \sum_{c \in C} P(c|x) f_i(x, c) \exp \left( \Delta \lambda_i \sum_{j = 1}^{N_F} f_j(x, c) \right) = \sum_{x \in X} \sum_{c \in C} P(x, c) f_i(x, c)
]
- 更新$\lambda_i \leftarrow \lambda_i + \Delta \lambda_i$。
4. 输出 :条件指数模型的参数$\lambda_i$。

以下是改进的迭代缩放算法的伪代码:

Algorithm 19: Improved Iterative Scaling
Input: A distribution of classified samples p(x, c) and a set of NF features fi.
Initialize λi = 0, ∀i ∈ {1, 2, ..., NF }
repeat
    foreach i ∈ {1, 2, ..., NF } do
        Solve for Δλi the equation:
            ∑x∈X P(x) ∑c∈C P(c|x) fi(x, c) exp(Δλi ∑j = 1 to NF fj(x, c))
            = ∑x∈X ∑c∈C P(x, c) fi(x, c)
        Update λi ← λi + Δλi
    end
until convergence of all λi ;
Output: The λi parameters of the conditional exponential model (Eq. 7.53).
2.4 分类示例

假设有一个新的未标记样本,其特征为“has gears, 4 wheels, 4 seats”,我们要对其进行分类。

首先,根据改进的迭代缩放算法,收敛到的权重为$(\lambda_1, \cdots, \lambda_6) = (0.588, -0.098, -0.090, -0.588, 0.098, 0.090)$。

对于样本$(x = 6, c = 1)$,计算条件概率:
1. 计算指数部分:
[
\sum_{i = 1}^{N_F} \lambda_i f_i(6, 1) = 0.588 \cdot 1 - 0.098 \cdot 4 - 0.090 \cdot 4 - 0.588 \cdot 0 + 0.098 \cdot 0 + 0.090 \cdot 0 = -0.164
]
2. 计算归一化因子$Z(6)$:
[
Z(6) = \exp \left( \sum_{i = 1}^{N_F} \lambda_i f_i(6, 1) \right) + \exp \left( \sum_{i = 1}^{N_F} \lambda_i f_i(6, 2) \right) = 0.8487 + 1.1782 = 2.027
]
3. 计算概率:
[
P(c = 1|x = 6) = \frac{1}{Z(6)} \exp(-0.164) = 0.4187
]

对于样本$(x = 6, c = 2)$,同样计算可得:
[
\sum_{i = 1}^{N_F} \lambda_i f_i(6, 2) = 0.164
]
[
P(c = 2|x = 6) = \frac{1}{Z(6)} \exp(0.164) = 0.5813
]

因此,最大熵分类器会将该样本标记为“car”,概率为$0.5813$。

3. 最大熵与信息投影

除了分类器设计,最大熵原理还应用于多个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除了迭代缩放方法,还可以基于问题的原始形式化来估计与期望约束相关的拉格朗日乘子。

3.1 最大熵问题的离散形式

最大熵问题的经典离散形式可以表示为:
[
p^*(x) = \arg \max_{p(x)} \left{ \sum_{x} p(x) \log p(x) \right}
]
[
\text{s.t. } \sum_{x} p(x) F_j(x) = a_j, j = 1, \cdots, m
]
[
\sum_{x} p(x) = 1
]
[
p(x) \geq 0, \forall x
]
其中,$a_j$是$E(G_j(x))$的经验估计。目标函数是凹函数,所有约束都是线性的。

该问题的一个推广是Kullback的最小交叉熵原理:
[
p^*(x) = \arg \min_{p(x)} \left{ D(p || \pi) = \sum_{x} p(x) \log \frac{p(x)}{\pi(x)} \right}
]
[
\text{s.t. } \sum_{x} p(x) F_j(x) = a_j, j = 1, \cdots, m
]
[
\sum_{x} p(x) = 1
]
[
p(x) \geq 0, \forall x
]
其中,$\pi(x)$是先验分布。当$\pi(x)$是均匀分布时,即为最大熵问题。

3.2 指数分布族与参数对应关系

最大熵问题的解可以表示为指数函数的形式:
[
p^*(x) = \frac{1}{Z(\Lambda)} e^{\sum_{j = 1}^{m} \lambda_j F_j(x)} \pi(x)
]
其中,$\Lambda = (\lambda_1, \cdots, \lambda_m)$。

指数分布族的一个简单例子是Bernoulli分布,其可以表示为:
[
p(x) = \theta^x \times (1 - \theta)^{1 - x}, x \in {0, 1}
]
[
E(x) = \theta
]
通过设置$T(x) = x$,$\pi(x) = 1$,可以将其表示为指数形式:
[
p_{\lambda}(x) = e^{\lambda x - G(\lambda)}
]
[
G(\lambda) = \ln \sum_{x} e^{\lambda x} = \ln (1 + e^{\lambda})
]
[
p_{\lambda}(x) = \frac{e^{\lambda x}}{1 + e^{\lambda}}
]
[
p_{\lambda}(1) = \frac{e^{\lambda}}{1 + e^{\lambda}} = \theta
]
[
p_{\lambda}(0) = 1 - p_{\lambda}(1) = \frac{1}{1 + e^{\lambda}} = 1 - \theta
]

这里,自然空间$\lambda$与常用参数$\theta$之间存在对应关系$\theta = \frac{e^{\lambda}}{1 + e^{\lambda}}$。

3.3 对数分区函数的性质

对数分区函数$G(\Lambda) = \ln \sum_{x} e^{\Lambda \cdot F(x)} \pi(x)$关于$\Lambda$是严格凸的。其偏导数为:
[
\frac{\partial G}{\partial \lambda_i} = \sum_{x} p_{\Lambda}(x) F_i(x) = E_{\Lambda}(F_i(x)) = a_i
]

这表明自然参数$\Lambda$与期望参数$a$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3.4 最大似然分布的求解

对于一组独立同分布的样本$X = {x_1, \cdots, x_N}$,指数分布族的对数似然函数为:
[
\ell(X | \Lambda) = \sum_{i = 1}^{N} \log(p_{\Lambda}(x_i)) = \sum_{i = 1}^{N} (\Lambda \cdot F(x_i) - G(\Lambda) + \log \pi(x_i))
]

为了找到最大化对数似然的分布,需要将其关于$\Lambda$的导数设置为零:
[
\ell’(X | \Lambda) = 0 \Rightarrow \sum_{i = 1}^{N} F(x_i) - N G’(\Lambda) = 0
]
[
\Rightarrow G’(\Lambda) \equiv a = \frac{1}{N} \sum_{i = 1}^{N} F(x_i)
]

这意味着$\Lambda$对应于拟合平均向量$a$的唯一可能分布。如果事先知道先验$\pi(x)$,则存在一个唯一的指数分布族成员$p^*(x)$,满足$E_{\Lambda}(F(x)) = a$,并且最接近$\pi(x)$,即最小化$D(p || \pi)$。

3.5 信息投影与三角等式

Kullback - Leibler散度满足三角等式:
[
D(p || \pi) = D(p || p^ ) + D(p^ || \pi)
]
当且仅当$p$和$p^*$满足相同的期望约束时成立。

在几何上,$p^*$可以看作是先验$\pi$在满足期望约束的仿射子空间$\Xi$上的投影,即信息投影。这类似于欧几里得空间中的勾股定理,Kullback - Leibler散度起到了欧几里得距离的作用。

3.6 交替投影算法

为了找到$p^ $,可以采用交替投影的迭代方法。例如,当有两个期望约束$E(F_1(x)) = a_1$和$E(F_2(x)) = a_2$时,可以交替在满足这两个约束的凸空间$\Xi_1$和$\Xi_2$中进行投影,直到收敛到$p^ $。

具体步骤如下:
1. 初始化$p_0 = \pi$。
2. 计算$p_1(x) = e^{\lambda_1 F_1(x) - G(\lambda_1)} \pi(x)$,其中$\lambda_1$由$G’(\lambda_1) = E_{\lambda_1}(F_1(x)) = a_1$唯一确定。
3. 以$p_1$为先验,计算$p_2(x) = e^{\lambda_2 F_2(x) - G(\lambda_2)} p_1(x)$,其中$\lambda_2$需要满足$E_{\lambda_2}(F_2(x)) = a_2$。
4. 重复步骤2和3,直到收敛。

这种交替投影方法的收敛速度与Newton - Raphson迭代方案相比,更快或相等,且不会更慢。

3.7 广义迭代缩放算法

广义迭代缩放算法考虑了多个约束的情况。假设存在$m$个期望约束,定义线性族$\Xi$、$\tilde{\Psi}_1$和$\tilde{\Psi}_2$,通过交替在$\tilde{\Psi}_1$和$\tilde{\Psi}_2$上进行投影,直到收敛到最优的$p^*$。

广义迭代缩放算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 定义$\tilde{p} {2t}(x, j) = p_t(x) F_j$,其中$p_0 = \pi$。
2. 计算$\tilde{p}
{2t + 1}$为$\tilde{p} {2t}$在$\tilde{\Psi}_1$上的I投影:
[
\tilde{p}
{2t + 1}(x, j) = \tilde{p} {2t}(x, j) \frac{\sum {j} \tilde{p} {2t}(x, j)}{\sum {x} \tilde{p} {2t}(x, j)} = p_t(x) F_j(x) \frac{a_j}{a {j, t}}
]
其中$a_{j, t} = \sum_{x} p_t(x) F_j(x)$。
3. 计算$\tilde{p} {2t + 2}$为$\tilde{p} {2t + 1}$在$\tilde{\Psi} 2$上的I投影,通过最小化交叉熵:
[
D(\tilde{p}(x) || \tilde{p}
{2t + 1}(x)) = \sum_{x} \sum_{j = 1}^{m} \tilde{p}(x, j) \log \frac{\tilde{p}(x, j)}{\tilde{p} {2t + 1}(x, j)}
]
4. 找到最小化上述交叉熵的分布$p
{t + 1}(x) = \frac{R_{t + 1}(x)}{Z_{t + 1}}$,其中:
[
R_{t + 1}(x) = p_t(x) \prod_{j = 1}^{m} \left( \frac{a_j}{a_{j, t}} \right)^{F_j(x)}
]
5. 满足递推关系$R_{t + 1}(x) = R_t(x) \prod_{j = 1}^{m} \left( \frac{a_j}{b_{j, t}} \right)^{F_j(x)}$,其中$b_{j, t} = \sum_{x} R_t(x) F_j(x)$。

改进的广义迭代缩放算法以该递推关系为起点,通过最大化对数似然来设计。

综上所述,最大熵原理在分类器设计和其他问题中具有重要应用,通过迭代缩放、交替投影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求解相关问题。这些方法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为解决各种模式识别和数据分析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mermaid流程图,展示JSBoost算法的主要步骤:

graph TD;
    A[输入样本集合] --> B[初始化权重];
    B --> C{迭代开始};
    C --> D[选择JS特征];
    D --> E[计算f_k(x)];
    E --> F[更新权重];
    F --> G[归一化权重];
    G --> C;
    C --> H[输出强分类器];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对分类器设计中的JSBoost算法和最大熵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问题进行选择和优化。

分类器设计与最大熵原理应用(续)

4. 算法对比与实际应用分析
4.1 JSBoost与其他分类算法的对比

在分类任务中,不同的算法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JSBoost在检测率和迭代次数方面表现出色,相较于KLBoost和Real Adaboost,它能以更少的迭代次数达到更高的检测率。

算法名称 检测率 迭代次数特点
JSBoost 98.4% 较低迭代次数达到高检测率
KLBoost 98.1% 迭代次数相对较多
Real Adaboost 97.9% 迭代次数相对较多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JSBoost在性能上具有明显优势。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对检测速度和准确性有较高要求,JSBoost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2 最大熵分类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最大熵分类器由于其通用性和灵活性,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 自然语言处理 :在文本分类、词性标注等任务中,最大熵分类器可以通过定义合适的特征函数,对文本进行准确分类。例如,在情感分析中,可以将单词的出现频率、词性等作为特征,训练最大熵分类器来判断文本的情感倾向。
  • 计算机视觉 :在图像分类、目标检测等任务中,最大熵分类器可以利用图像的颜色、纹理、形状等特征进行分类。例如,在识别不同类型的车辆时,可以将车辆的特征如“has gears”、“# wheels”、“# seats”等作为输入,使用最大熵分类器进行分类。
  • 生物信息学 :在基因序列分类、蛋白质结构预测等任务中,最大熵分类器可以根据生物序列的特征进行分类。例如,在基因序列分类中,可以将基因序列的碱基组成、序列长度等作为特征,训练最大熵分类器进行分类。
5. 算法优化与改进思路
5.1 JSBoost算法的优化

虽然JSBoost已经表现出较好的性能,但仍有优化的空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 特征选择优化 :在选择JS特征时,可以采用更复杂的特征选择算法,如基于信息增益、卡方检验等方法,选择更具区分性的特征,提高分类器的性能。
  • 权重更新策略优化 :可以尝试不同的权重更新策略,如自适应调整权重更新的步长,避免权重更新过快或过慢,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
5.2 最大熵分类器的改进

最大熵分类器的性能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改进:

  • 特征函数的优化 :可以对特征函数进行更细致的设计,考虑特征之间的交互作用,如将多个特征组合成新的特征,提高特征的表达能力。
  • 优化算法的选择 :除了改进的迭代缩放算法,还可以尝试其他优化算法,如随机梯度下降、牛顿法等,提高参数估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本文详细介绍了分类器设计中的JSBoost算法和最大熵原理在分类中的应用。JSBoost通过Jensen - Shannon散度选择特征,在检测率和迭代次数方面具有优势。最大熵分类器基于最大熵原理,通过学习条件分布进行分类,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改进的迭代缩放算法、交替投影算法和广义迭代缩放算法等为求解最大熵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6.2 展望

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和问题复杂度的提高,分类算法的性能和效率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算法融合 :将不同的分类算法进行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分类器的性能。例如,将JSBoost和最大熵分类器结合,可能会得到更好的分类效果。
  • 深度学习与最大熵原理的结合 :深度学习在处理复杂数据方面具有强大的能力,将深度学习的思想与最大熵原理相结合,可能会开辟新的研究方向。
  • 实时分类算法的研究 :在一些实时应用场景中,如视频监控、自动驾驶等,需要分类算法具有实时性。未来可以研究更高效的实时分类算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下面是一个mermaid流程图,展示最大熵分类器的主要流程:

graph TD;
    A[输入训练数据] --> B[定义特征函数];
    B --> C[初始化参数λ];
    C --> D{迭代开始};
    D --> E[计算对数似然函数];
    E --> F[更新参数λ];
    F --> G[判断是否收敛];
    G -- 否 --> D;
    G -- 是 --> H[输出最大熵分类器];
    I[输入新样本] --> H;
    H --> J[计算条件概率];
    J --> K[进行分类];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对分类器设计中的JSBoost算法和最大熵原理有了全面的了解,这些算法和原理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为解决各种分类问题提供有效的方法。在未来的研究和应用中,我们可以不断探索和改进这些算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

【四轴飞行器】非线性三自由度四轴飞行器模拟器研究(Matlab代码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非线性三自由度四轴飞行器模拟器的研究展开,重点介绍基于Matlab代码实现的四轴飞行器动力学建模仿真方法。研究构建了考虑非线性特性的飞行器数学模型,涵盖姿态动力学运动学方程,实现了三自由度(滚转、俯仰、偏航)的精确模拟。文中详细阐述了系统建模过程、控制算法设计思路及仿真结果分析,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四轴飞行器的飞行动力学特性控制机制;同时,该模拟器可用于算法验证、控制器设计教学实验。;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自动控制理论基础和Matlab编程能力的高校学生、科研人员及无人机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尤其适合从事飞行器建模、控制算法开发的研究生和初级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四轴飞行器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学习仿真验证;②作为控制器(如PID、LQR、MPC等)设计测试的仿真平台;③支持无人机控制系统教学科研项目开发,提升对姿态控制系统仿真的理解。;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Matlab代码逐模块分析,重点关注动力学方程的推导实现方式,动手运行并调试仿真程序,以加深对飞行器姿态控制过程的理解。同时可扩展为六自由度模型或加入外部干扰以增强仿真真实性。
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多智能体点对点过渡轨迹生成研究(Matlab代码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多智能体点对点过渡轨迹生成研究”展开,重点介绍如何利用DMPC方法实现多智能体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协同轨迹规划控制。文中结合Matlab代码实现,详细阐述了DMPC的基本原理、数学建模过程以及在多智能体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涵盖点对点转移、避障处理、状态约束通信拓扑等关键技术环节。研究强调算法的分布式特性,提升系统的可扩展性鲁棒性,适用于多无人机、无人车编队等场景。同时,文档列举了大量相关科研方向代码资源,展示了DMPC在路径规划、协同控制、电力系统、信号处理等多领域的广泛应用。;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自动化、控制理论或机器人学基础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从事智能系统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熟悉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对多智能体协同控制、优化算法有一定兴趣或研究需求的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多智能体系统的轨迹生成协同控制研究,如无人机集群、无人驾驶车队等;②作为DMPC算法学习仿真实践的参考资料,帮助理解分布式优化模型预测控制的结合机制;③支撑科研论文复现、毕业设计或项目开发中的算法验证性能对比。;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提供的Matlab代码进行实践操作,重点关注DMPC的优化建模、约束处理信息交互机制;按文档结构逐步学习,同时参考文中提及的路径规划、协同控制等相关案例,加深对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整体理解。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 博主筛选后可见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