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群体智能的聚类算法概述
1 引言
聚类是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领域中的重要任务,旨在将数据集中的相似对象分组到同一簇中。基于群体智能(Swarm Intelligence, SI)的聚类算法通过模拟生物群体的行为,为聚类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基于群体智能的聚类算法表示方法,包括数据点 - 簇分配、簇代表、直接点 - 代理匹配和搜索代理,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2 数据点 - 簇分配
2.1 方法概述
数据点 - 簇分配表示法中,每个数据点被分配到一个特定的簇。一些研究使用这种表示法进行信息素更新,例如,在一定数量的解决方案中选择最佳的几个来更新信息素。还有研究将属性选择和聚类任务结合,使用两个信息素矩阵,分别用于属性选择和点 - 簇分配。
2.2 相关算法
在 OSIB 类别中,有算法结合数据点 - 簇分配方案和 WSO,目标是最小化簇内距离。数据点的簇分配通过随机锦标赛选择进行,分配概率根据簇中心和点之间的距离确定。此外,ABS 形成拓扑图,不使用数据点 - 簇分配方案,且这种表示法在混合方法中也较少应用。
2.3 优缺点
这种表示法的主要缺点是需要事先给定簇的数量,并且通常生成球形簇。
3 簇代表
3.1 方法概述
在簇代表表示法中,一个代理表示簇的代表,如中心、中位数、中心点等。通常,簇的数量是给定的,解决方案向量的大小取决于属性数量和簇的数量,与分区聚类方法有相似之处。
3.2 确定簇数量的方法
一些研究采用这种表示法来确定簇的
群体智能聚类算法综述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6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