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 IT 系统分析:从价值到开发目标
在伦理系统开发生命周期(E - SDLC)的分析阶段,我们从想法迈向事实,从最初的信息技术(IT)解决方案构想转变为具体的开发目标和设计方案。这一阶段的起点是第二阶段具体化的 IT 解决方案构想,我们已了解其可行性,并分析了其运营和组织背景,也完成了社会文化背景分析。
1. 背景分析
在 E - SDLC 中,背景影响分析为传统的系统开发生命周期(SDLC)背景分析增添了新视角。传统的人机交互(HCI)背景分析主要关注新 IT 的环境,并试图从中推导出新 IT 的需求。例如,如果预计老年人会使用某个系统,就需要调整界面的可读性;若 ATM 将放置在街道的黑暗角落,就需要提高屏幕亮度。这种传统分析强调“计算机视角”,即分析系统背景以确定机器的设计。
而伦理 IT 系统分析则会探讨机器及其设计如何影响和改变其环境,以及这种改变对社会是否可取。例如,在 ATM 旁添加路灯以提高夜间取款的安全性,这在传统分析中可能不会被考虑。
在 E - SDLC 中,社会文化和组织背景分析比传统 SDLC 中的背景分析更早进行,它会在考虑物理和技术问题之前,利用社会文化和组织背景来定义新 IT 的价值主张。
1.1 物理背景分析
物理背景分析关注机器的具体外形或界面,以及这种外形在不同物理环境下对用户的影响。人机交互领域在这方面积累了大量知识,通常会询问某个 IT 任务将在何处以及何种物理条件下执行。
物理 IT 工程基于人体工程学,旨在设计产品,使用户能够以最小的压力和最高的效率执行所需的使用、操作、服务和支持任务。许多学者认为系统的物理设计在其环境中具有伦理后果,因此提出了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63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