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质灾害与岩石溶解及气体问题解析
1. 雪崩、冰川洪水与冰川波动
1.1 雪崩
雪崩分为干雪崩和湿雪崩,干雪崩的滑动角可低至 15°,通常沿直线路径移动;湿雪崩则倾向于沿着等高线移动,会在小山谷中形成沟渠。板状雪崩是当一块有粘性的雪体失稳时发生的,往往更危险。冰雪崩是由冰体的前缘块体崩塌、冰板破裂和冰与基岩脱离等情况引发的。雪崩的位置通常可以根据历史雪崩记录结合地形数据来预测,进而绘制雪崩易发区的危险地图。雪崩预报与天气状况和对雪的监测有关。
1.2 冰川洪水
冰川洪水是由于冰川内、冰川上、冰川下或冰川附近蓄积的水突然释放而形成的。冰川爆发和冰川突发洪水都指的是冰川内受压水的快速排放。当冰川内的水压超过冰的强度时,冰会破裂,水从蓄水囊中排出,增加冰下排水,可能形成数米高的前缘波。内部排水通道的逐渐扩大也会导致排水量增加,但在初始激增后排水量会下降。被冰坝拦截的水最终可能使冰与基岩分离,水从冰坝湖排出,每秒数千立方米的排水量可能对下游定居点造成严重破坏。大多数此类洪水发生在夏季,且难以预测水释放的位置和时间。此外,还有来自冰碛湖的快速排水(冰碛湖溃决)和含大石块的液态泥浆的快速排放(泥石流),这些大量水的释放有时会导致数千人死亡。
1.3 冰川波动
冰川会随着气候变化而前进或后退,冰川前端位置的快速变化称为冰川涌动。冰川前进到山谷中会堵塞山谷中的河流,形成湖泊并淹没土地。
2. 岩石溶解
2.1 碳酸盐岩溶解
2.1.1 石灰岩和白云岩
石灰岩和白云岩通常被节理切割,节理常受到不同程度的溶解,有些可能会张开。雨水一般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