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结构:从基础概念到高阶类型的探索
1. 数学结构基础:函数与结构要素
现代数学用函数概念取代了“量”这一非正式术语。当用两个数 (x) 和 (y) 描述某个实际现象,且 (y) 由 (x) 唯一确定时,称 (y) 是 (x) 的函数,记作 (y = f (x)) 。其中 (x) 为变量, (y) 为值, (f) 表示函数。常见的基本函数有“平方”“正弦”“指数”等,分别用 (x^2) 、 (\sin x) 、 (e^x) 等特殊符号表示。
函数的变量可以不止一个,运算本质上也是函数。例如自然数的加法和乘法运算,它们具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即和与积的计算结果与运算顺序无关。
若 (f) 是定义在实数上的函数,可将其视为一个结构,该结构包含:
1. 全域 (R) ,即实数集;
2. 函数 (f) 作为一种运算。
提及全域并非过于苛求细节,因为在阐述关于结构的定理时,明确所讨论元素的范围很重要,全域能帮助确定元素的取值范围。
2. 有序集:古老而基础的结构
有序集是一类古老的结构。从人们开始整理物品时,就会对物品进行排序。语言是单词的序列,书面记录也是序列,信息交流通常都有一定的顺序。“排序”一词源于“秩序”,意味着事物的合理组织,这也是数学结构的主要目的,即对观察和数据进行整理,使我们能够高效地处理它们。
常见的有序集例子有:
- 自然数集,具有序关系 (\leq) ;
- 整数集,带有序结构;
- 实数集,也有相应的序结构。
这三种结构本质上不同,不仅因为它们的全域不同,而且结构特性也不同。自然数有最小元素,整数中存在相邻元素(如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