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与自主主权身份(SSI):机遇与应用
1. 物联网安全现状与挑战
在高度互联的当今世界,网络安全和隐私问题至关重要。物联网(IoT)系统由于其安全声誉不佳,已成为攻击关键基础设施的入口点。2019 年,针对物联网设备的网络攻击增加了 300%,2019 年上半年攻击次数首次超过 10 亿次,达到 29 亿次,与 2018 年下半年相比增长了 3.5 倍。
2020 年 6 月,JSOF 研究实验室发现了 Treck 公司开发的广泛使用的底层 TCP/IP 软件库中的 19 个零日漏洞,名为 Ripple20,影响数百万物联网设备,包括多个远程代码执行漏洞。受影响的公司包括卡特彼勒、思科、惠普等,这些公司的设备都可能受到网络犯罪分子的远程攻击。
当网络中的设备数量达到数百或数千个时,每个设备都是潜在的攻击向量,确保所有设备的识别和更新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为了跟上攻击者的步伐,自动化对于设备的配置、密钥轮换和权限撤销至关重要,以保障网络安全。
研究公司 IDC 估计,2019 年全球在物联网相关设备和服务上的支出为 7450 亿美元,并预测未来五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 17.8%。然而,该行业在过去几年未能达到预测的增长率,主要原因有两个:
- 对物联网安全的持续担忧。
- 难以确定转型所需的投资回报率(ROI)。
2. SSI 如何助力物联网
自主主权身份(SSI)虽不能解决物联网领域的所有安全和隐私挑战,但将 SSI 集成到物联网生态系统中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 强大且可互操作的身份和认证。
- 隐私和信息保密。
- 数据来源和完整性。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