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坏只是笼统的判定。
好代码:
易扩展
易读
简单
易维护
判断代码的角度:灵活性(flexibility)、可扩展性(extensibility)、可维护性(maintainability)、可读性(readability)、可理解性(understandability)、易修改性(changeability)、可复用(reusability)、可测试性(testability)、模块化(security)、高内聚低耦合(high cohesion loose coupling)、高效(high efficiency)、高性能(high performance)、安全性(security)、兼容性(compatibility)、易用性(usability)、整洁(clean)、清晰(clarity)、简单(simple)、直接(straightforward)、少即是多(less code is more)、文档详尽(well-documented)、分层清晰(well-layered)、正确性(correctness、bug free)、健壮性(robustness)、鲁棒性(reliability)、可伸缩性(scalability)、稳定性(stability)、优雅(elegant)…
总结
可维护性、可读性、可扩展性。
比如,面向对象中的继承、多态能够析出可复用的代码;编程规范让我们写的代码可读性好;设计原则中的单一指责、DRY(Don’t Repeat Yourself)、机遇借口而非实现、里式替换原则等,可以让我们写出可复用、灵活、可读性好、易扩展、易维护的代码;设计模式可以让我们写出易扩展代码;持续重构可以时刻保持代码的可维护性等。
————————————————
版权声明:本文为优快云博主「Rong_Jie」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youkuaiyun.com/qq_23301117/article/details/12139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