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135)
- 资源 (3)
- 收藏
- 关注
原创 再论火车实验-4
但是地球是圆的球的,有没有一个地表上的位置的附近,一个位置的线速度比另一个位置的线速度少33纳秒每米?21.5毫秒对应于地球的半径,21.5毫秒加上33纳秒对应于多大的高度?这个数值相对于地球半径是如此接近于0,几乎可以认为,地球赤道上相对于地轴不动点运动的线速度,就是由地球的半径和(绝对以及相对)光速共同决定的。下面考虑一天缩短2分钟的情况,也就是一天的1/720,那么绝对速度倒写的数值也会缩小原来的1/720,那么半径也会缩小原来的1/720,地球半径,,我们要求H不变(相当于误差),根据,
2025-04-10 23:19:48
312
原创 再论火车实验-3
按照熵增定律,时间之剑的方向,生命追求的时间之剑的方向是频率的提升,也就是向着绝对速度倒写数值更小的方向进发,最好能到达光速,那么反过来说,回到过去的方向,就是这个数值尽可能的大。现在我们把它当成一个绝对的数值,也就是它不相对于某个有意义的绝对速度,而只相对于0,此时若在其上“加速”,也就是减去34纳秒,就成了-1纳秒,这个情况是什么意思?回顾21.5毫秒每米的来源,我们说,地球赤道的线速度是这个数值,那么这个线速度是假定了地球转轴不动,地球本身构成了一个基于某种绝对静止的惯性系中的转动的非惯性系。
2025-04-10 17:54:01
512
原创 再论火车实验-2
任何惯性系,其实都有一个大于0的绝对速度,也就是“多少秒每米”,从上面两个公式可以看到,如果是速度的正向叠加,那就是差的绝对值,如果是负向的就是求和,就是把这两个时间,或者求差的绝对值,或者求和。只能用正向的方式,而且给的数稍微大一点也不行,只能给出21.5000033毫秒,也就是说,不是给一个很大的数值,也不是给一个很小的数值,而是给一个非常精确的差值,才能得到相对于地球赤道运行绝对速度的光速。也就是说相对于地球表面的光速,并不是光速本身,这个基础数值太大了,我们要的是在精确的基础上,减小基础数值。
2025-04-10 04:55:57
687
原创 再论火车实验
也就是说,这个图显然就是人自己想象的,显示中无论是谁都不会真的看到这个样子:在火车里面光子的路径是垂直于地面直上直下的这个事实毋庸置疑,但在外部观察者来看,观察者并不是真正观察到光子的路径,而是根据它可能出现的位置做了推断。现在我们说的是自西向东运行的火车,这个速度是正向叠加到地球赤道自转速度上去的,也就是说,在这个单位长度上的时间减去火车能够创造的单位长度上的时间,就得到了实际上使用的单位长度上的时间。观察两种情况,正向的速度叠加,用的是大的时间减去小的时间,反向的速度叠加用的是大的时间加上小的时间,
2025-04-09 09:00:48
463
原创 从扩展黎曼泽塔函数构造物质和时空的结构-16
而只要相加的相继自然数涉及的质数多于 3 个,那么它的数值就决定于观察者对于虚数单位(此处为负质数)的理解,其实就是前两个质数 1 和 2 作为负质数的时候和 1 的差也就是 2 和 3 ,以及后面所有的质数和 1 的差也就是 2 ,这三个数就决定了这个函数在自变量为 -1 前提下的数值。这里的无限指的就是不被限制,具体的说就是泽塔函数的项数不受限制(其实还是有最小项数的要求),在超过最小项数之后不管再多多少项,观察者的最多三个正交维度(三个虚数单位),观察的结果都是一个(或者正负两个)确定的值。
2025-04-08 06:23:23
382
原创 从扩展黎曼泽塔函数构造物质和时空的结构-16
考虑泽塔函数的平凡零点,在全加和的前提下,各个项都是分立的,周围空间其它频率的振动对于远处的项有影响,但影响不能通过相邻项传递到频率的核心。所以光子只有在引力场中偏折,而无所谓加速或者减速,构成光子的所有谐波都在同一个前提下改变,而不涉及频率中心受到其它谐波改变的影响而改变,因为没有链式传递的可能性。再反过来看物质粒子,它有静止质量,或者说它至少是能静止的。本身还是有四项转化的限制,也就是说,k的取值最终会被观测到的,必定在一个很有限的范围,比如每个维数上都只有4个选项,一共3个维数,那么最后就只有,
2025-04-06 22:12:31
238
原创 从扩展黎曼泽塔函数构造物质和时空的结构-15
对于我们熟悉的反正切函数的导数函数,它不可能为0,但反正切函数的导数会随着数值的(向着正负方向)增长趋向于0。是一个代词,它指代的是某个或者某些个质数,在给定的广义反正切为0的前提下,它就是系统的周期,但到底是哪个质数,则需要一个确定的位置,所以此时的确定位置,必须由s来提供,这就是。中的t的来源,t可能指的是某一个p的位置,也可能指的是若干个p综合的结果,因为毕竟在结果为0的前提下,这些反正切的导数之间是“与”的关系,但也许p指定的是确定位置更有可能。总结一下,关于泽塔函数的零点问题,平凡零点指的是,
2025-04-06 22:11:12
252
原创 从扩展黎曼泽塔函数构造物质和时空的结构-14
但无论什么解都是解,解的意思就是当s取某个值的时候函数的值为0。因为0可以代表“不相关”,当某个s使得函数的值为0,说明这个s就导致了这个函数和其它的东西不相关,这个函数就完全由这个函数自身的形式和它的参数s来决定了。我们在分析哥德巴赫猜想的时候曾经提到加括号的问题,发现数的累积只能写成单位1累积的形式,意味着人可以随意的数数,但是数本身不会随意的聚合。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不仅仅1是自然之中的单位,所有的质数都是自然之中的单位,那么质数的s次方根,也显然可以作为s次基础上的更根本的单位,所以可以写出,
2025-04-06 22:08:06
549
原创 从扩展黎曼泽塔函数构造物质和时空的结构-13
而这些频率的振动显然都是存在的。有一种叫做 TPU (环形能量单元)的设备,就是将电路中的部分导线放置在相邻的两个线圈中沿着磁感线的方向放置(这显然不符合电磁感应定律),在两个相邻线圈上通过强电流产生相斥的强磁场(相斥的磁场降低磁场的频率),并从磁场中提取能量,进而加速线圈中沿着磁感线方向的导线中的电流,进而产生能量放大作用,并输出能量。由于线圈中的磁场是导线中的电流感生而成,也就是说它属于空间而不属于导线中的电子的自旋,所以这就相当于将环境中的磁场能量归为己用,实现对空间磁场能量的收割。
2025-04-03 15:03:42
389
原创 从扩展黎曼泽塔函数构造物质和时空的结构-12
事实上我们根本不需要考虑相同的L,因为它本质上也就是T,对于同一个惯性系,它就是单位时间的固定比例对应,就算是对于不同的惯性系,选择了不同的比例,我们最后也是认为它作为单位的时候是完全一样的。也就是说,光速代表的是观察者的单个周期中,被观察者的周期变化量,这个值的最大值出现在观察者的观察周期最小的时候,此时假定被观察者在这个过程中的周期长度的变化量不变,由此光速具有最大值。回忆我们给出的函数图像,其中d指的是周期而不是时间,所以d实际上表达的是周期的变化量,或者说频率的变化量,而这个d就是光速倒写中的L。
2025-04-03 04:51:36
730
原创 从扩展黎曼泽塔函数构造物质和时空的结构-11
若认为前者成立,就可以导出非1的数值,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光速。但既然两者实际上是同一个数量,我们就可以获得单位之间的关系,这个数值就是自由空间阻抗,单位是欧姆,而当我们把真空磁导率和真空介电常数直接相等,欧姆这个单位就化简为纯数1。可见在同样单位长度的前提下,电场的单位效果和磁场的单位效果只差141926倍。在空间中虚数单位的二次幂表示两次正交的情况。对于这些二阶偏微分方程,我们知道最简单的解就是,当我们认为后者成立的时候,就得到了,如果只看绝对值形式,
2025-04-03 04:43:33
479
原创 从扩展黎曼泽塔函数构造物质和时空的结构-10
频率不随时间变化的中心平面上下的磁性振动的旋度可能相反,但考虑到上下电性正好相反,所以产生的结果也必然是同向的,就像正电荷的正向移动和负电荷的负向移动都产生相同旋向的磁场一样。那么外界给出的影响,也应当遵循随着时间频率升降的原则,而不是保持某种高频或者低频的状态,实际上也保持不了,因为电性振动的频率上下限在这个条件下是不变的,所以外部的影响只能是含时的,从方程可见,现在单位长度小了,对应的纳秒数也小了,而环境的长度不变,所以实际上这里的数值变小,就是光速的倒写数值变小,也就是一个更大的光速(超光速)。
2025-04-03 04:27:48
600
原创 从扩展黎曼泽塔函数构造物质和时空的结构-9
为了保持频率变化的连续性,中间的就是那些“虚电荷“,也就是其它非标准模式的电性振动(各种典型振动都具有相同的周期,也就是在横轴上的宽度)的频率变化曲线。若将那个高度为 0 的框图当作 0 点,上面是正下面是负,不难看出就算是下面,也是负的小绝对值减去负的大绝对值,也就是说,结果还是正的。平行板电容器,之所以叫做平行板电容器,不只是因为两个极板平行,还因为两个极板的正对面积(几乎)相等,所以严格来说叫做对称平行板电容器,用以区别非对称平行板电容器,也就是两个极板面积不等甚至相差甚远的平行板电容器。
2025-04-03 04:16:54
238
原创 如何随机创建数学表达式
可以考虑自动生成各种符合给定BNF的文本序列。就像是”胡编乱造“没有意义的格式化文本,但语法能通就行了。做Parser的肯定知道,你要保证Parser正确,就得用相应的符合BNF的文本来做解析的单元测试。各种能够通过二型文本分析的字符串中,Expression也就是表达式类的BNF,最具有代表性。要是Expression能过Parser,基本上其它BNF都能过Parser。所以特地写了一个自动生成Expression的程序。基本上还是FP风格和OO风格的混合。这个事看起来简单,但是手写起来相当麻烦。
2025-03-28 06:19:34
213
原创 从扩展黎曼泽塔函数构造物质和时空的结构-8
对应于频率上的“提升”到“降低”的方向,而此时的 E 线是在空间上画的。就像是 M 线,它环绕 E 线,在函数图像里面指的是频率和周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而这种变化,对应于空间中的图像或者说就是空间本身,就是那种旋转的图像。我们通过虚数单位的定义知道,虚数单位可以被理解为一阶无穷小,而这就满足了正交关系的投影为 0 的要求,所以两次正交,即可画出 M 线当前的空间位置,而对应于函数图像,就是在频率 - 时间 E 曲线上方很远的地方的 M 曲线,因为在那里虚数单位的平方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值。
2025-03-25 03:25:01
830
原创 从扩展黎曼泽塔函数构造物质和时空的结构-7
相互排斥的磁体,压紧在一起,上面磁体的磁极频率线被拉低,下面磁体的频率线被提高,但这都是被动的,都是偏离频率中心的频率的做法。提供中心频率的粒子的频率被改动,而它和其它部分的共振要求其保持频率不变。有了先前关于电荷之间吸引和排斥关系的频率分析图,我们可以按照类似的方法,对磁场做一样的分析,即分析磁体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本质。磁体的磁感线,实际上是原子内部环形电流和电子自旋磁场的叠加结果,那么我们就只看电子的自旋磁场,相斥和相吸两种模式,我们知道上图得以成立的原因在于磁感线,如下图所示的排布方式,
2025-03-23 23:51:24
240
原创 从扩展黎曼泽塔函数构造物质和时空的结构-6
但是方程并不要求过程必须从左到右,也就是说,外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使得物体产生加速度,但是物体自身也可以产生同样的效果,甚至反过来对外物产生等量的效果。主要是对于微小时间,变化必须大,才能产生很大的力或者加速度,而且这种变化是属于后来的周期是要大于先前的周期的,也就是降频,才能有正向的力,而如果是提频,产生的力就是负的;换句话说,其它世界并不是不存在,而是和这个世界的交互比较“用不上力”,能影响,但是几乎不可能决定,频率离得越远的,越“用不上力”。的那些振动会产生较小的加速度,或者说影响,反之亦然。
2025-03-23 23:48:34
681
原创 从扩展黎曼泽塔函数构造物质和时空的结构-5
换句话说,其实引力场的场强微分和质量是无关的,或者说,质量的本质就是有限次的谐波复合的效果。地球也是一系列的振动的谐波,而那么大量的振动,以及那么长远的距离对应的分频,使得地球在苹果的谐波区域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进而可以改变苹果的运动速度。相反,同种电荷从相同的周期或者频率开始,但作为不同的电荷,不可能走完全相同的路径,也就是说周期或者频率的变化率必须有所区别,共同的周期或者频率开始,在不同的周期或者频率完成当前的周期,这就体现了在当前周期中两个电荷的距离彼此远离的过程。所对应的东西,而不是特定频率。
2025-03-23 23:47:10
690
原创 从扩展黎曼泽塔函数构造物质和时空的结构-4
有了这些认识,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的推论:我们只需要修改磁导率和介电常数,就可以改变引力的数值,但必须保证过程中的作用面积不变。这句话的意思是,作用面积的变化会比其平方的变化更为容易。而这会使得方程退化为麦克斯韦方程组。而此时无论 E 还是 B 的变化都只会产生电磁波而不是引力波。上面的分析可以进一步导出,引力场的强度实际上是面积不变前提下电场强度的平方。也就是说,两者的关系可以写成,而其中电场强度的大小在给定单位电荷的前提下,完全决定于真空介电常数的数值,也就是说,非对称电容最终产生的就是引力场(要处理好面积
2025-03-23 23:43:41
1333
原创 从扩展黎曼泽塔函数构造物质和时空的结构-3
由此可以验证上文中图像里面的猜想,也就是说,引力场的频率和电场的频率之间具有虚数单位的 4 次幂的倍率关系。用积分的方式验证,是因为物理量的数值是有偏移量的,比如都基于某个偏移量,但是其微分会消去这个共同的偏移量而只剩下有效的倍数。可见,电场力为磁场力强度的倍数,是磁场力为引力强度倍数的四次方的约为九分之一。考虑到两个电子的作用,这个力的比例系数需要开方,而这个开方的结果约为 2.96 ,也就是三分之一。可见即便是几乎没有磁场,磁场力的强度也远超引力的强度,磁场力强度是引力强度的。如果只考虑单电子的情况,
2025-03-23 23:42:03
325
原创 从扩展黎曼泽塔函数构造物质和时空的结构-2
时空中的螺线必须有两种振动构成,增长指的是频率的提升或者周期的延长,而欧拉函数的螺线只给出了指数的变化和实部虚部变化的关系,虽然两者看上去是完全一样的,但实际上,我们只是借助于欧拉函数的形式描述了时空位置而已。另外,从时间的方向上来看,它是 B 的未来,也就是说,这条线的 +1 ,就是现在这个 +1 的未来的 +1 ,也就是现在的未来。它看上去是符合的,但实际不是。的那个 -1 ,也就是很小的那个周期或者频率就在 E 的身边围绕,而那个很大的 -1 的那个周期或者频率,则在 E 的后面( E 的反向)。
2025-03-23 23:39:53
1295
原创 从扩展黎曼泽塔函数构造物质和时空的结构-1
换句话说,就是难于消解的振动复合体。我们知道一切的本质是振动,振动的最关键属性就是频率,而某个频率的所有整数倍就构成了这个频率的谐波共振频谱。比如说,一个电子,它显然是某种频率,但某种频率不足以描述它的电场,那么什么才是它的电场,很显然,它的电场必须具有它的性质,由它创生,在其周围扩展,而只有和其构成谐波关系的才被视作它的效果(频率是唯一属性),所以一个电子,不只是一个振动,还包括它的所有谐波振动构成的场。由此来说,一个扩展的泽塔函数,其参数为 1 的最简单情况,就可以描述一种粒子的内在和外在的全部。
2025-03-23 23:34:32
275
原创 黑洞如何阻止光子逃逸
由此而言,考虑一个遥远的天体,若我们用红外频段去观察它,那么我们观察的就是它更久远的过去,而如果用紫外频段观察它,那么我们观察的就是更接近现在的情况(因为速度更快,经过相同的距离用的时间更少),若我们用某种更高的频段去观察,有没有可能观察的就是它目前还没有达到的未来?这样的话,无论是一个普通的上抛的小球最终落地,还是一个向上发射而可以逃逸的光子,还是黑洞里面发射的普通光子最终无法逃逸,我们对于引力的解释,就是大质量物体基于频率的时空对称性导致引力场空间里面的时间的单位被拉长,这种解释就都能说得通了。
2025-03-07 22:24:08
1372
原创 Word 公式转 优快云 插件 发布
了解这个原理之后,就用剪切板获取OfficeXML中的OfficeMathML,将其转化为MathML,再转化为LaTeX,生成标签然后作为HTML粘贴,就可以得到需要的效果。从Word复制公式到优快云粘贴,总是出现公式中的文字被单独提出来,而公式作为一个图片被粘贴的情况。经过对优快云公式的研究,发现在粘贴公式的时候,优快云用了URL带LaTeX参数的img标签,由后台自动生成图片并粘贴在上面。经测试效果还可以,但是相比较于Word自己产生的图片,还是稍微不太好看。此插件现已在淘宝出售,欢迎惠顾。
2025-02-13 21:45:30
626
原创 我们怎么数数-哥德巴赫猜想
的视角来看,本身也是一个自然数,它就一定可以写成单位为 1 的递归嵌套式,这和此处它不能写成单位为 1 的递归嵌套式相矛盾:同一个数既可以写成单位为 1 的递归嵌套模式又不可以写成单位为 1 的递归嵌套模式,是自相矛盾的,所以假设不成立。问题的答案并不复杂,最基本的是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两个两个的数,三个三个的数,总之选择了某个数量单位然后去重复它,而自然数计数的最小单位显然就是 1。由此可见,对于一个数的计数过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只能一次一个的积累,例如,还有一种,则是写成重复的递归嵌套形式,比如,
2025-02-12 17:36:20
549
原创 对相对速度的重定义
这里显然是,完成一米的长度,需要的时间越少,速度就越快(这和一秒的时间能完成多少长度正好相反,一秒的时间完成的长度越大,速度越快)。然而光速极限假说认为的是,完成 1 米的长度,不可能有东西使用的时间少于 3.33 纳秒,那么少于 3.33 纳秒的,就应当被认为就是 3.33 纳秒完成的。用这种方式来定义快慢,对于单位长度,时间的数越小越快,这就和我们一般说的做事情的快慢就一致了(比如 CPU 的运算速度以单条指令的用时越少为越快,其倒数就对应于主频),而且这样就不用总是写倒数形式。也就是总的时间用的少。
2025-02-07 02:14:38
829
原创 关于算尽圆周率
真实世界的最小单位显然永远小于认知能力的最小单位,所以你总可以认为世界是虚拟的。总有人提到圆周率算尽的问题,其实代码都已经在前面给出了,自己跑一下就明白了。前面几篇文章已经写清楚了,圆周率的本质就是无限分辨率前提下的可二分度量单位。但是这个最小单位到底是世界的最小单位还是认知能力的最小单位,但是,正如你可以这样认为,也就意味着真实世界是虚拟的也可以只是你所认为的。用的就是阶乘,无限阶乘,不可约的无限阶乘。真实世界到底是不是虚拟的,可能是无法知道的,或者说不需要知道的。才决定了世界到底是不是虚拟的。
2025-02-04 23:52:01
224
原创 宇宙大爆炸是什么意思
还有一个视角,就是我们自己的频率在提升,以至于我们认为所有其它一切的频率都在降低。所以实际的情况就是一切的频率都在降低,而这就体现为宇宙大爆炸,这种频率降低的情况和熵增定律也是吻合的(熵增定律就是系统整体降频的体现)。原则就是,找大多数的平均数而避免考虑特别的个体,个体可能造成特定的影响而使得结果不真实。根据宇宙大爆炸学说,宇宙间的一切都在彼此远离,而且距离越远,远离的速度越快。,那么随着时间的演化,所有一切彼此远离就可以换成时间对各自的影响,而不考虑彼此的影响,或者说彼此没有影响,反向越大,绝对值越小。
2025-01-30 23:59:01
576
原创 论“0是不存在的”
所以0到底存在不存在?这是不是就是上面说的:比如这里的i特别大,而它的倒数1/i就特别小,上一个周期积累了i那么多的数量,只是相对于这个周期来说是“上一个”也就是“负的”,你再在上面做一个“负负得正”的操作,它就变成了上一个周期的全部积累的正值,而在新的周期里面,就像什么也没有一样。如果提到-1,说-1是虚数单位的平方的时候,它也不是数,而是0-1,就是周期减去1,同理如果+1说的是虚数单位的平方的平方,它就是0+1,就是周期加上1。有了真实的东西,那么抽象出来的数量的概念,就有了依附,或者说定义的基础。
2025-01-29 14:49:14
996
原创 关于圆周率的新认知 - 2
当未知长度的单位 1 和已完成长度的单位 1 之间的比例不是 1:1 而是其它的数值的时候,不难看出,这时候的圆周率就变成了“椭圆周率”。正如分析中看到的,它的每一个细节都是重要的,不可忽略的,不可压缩的,数值上不重复的。也就是说,一个半径 1 米的圆盘,若要精细的计算其周长和面积,用上面给出的 234 个十进制位的圆周率,就可以精确到普朗克长度的一半,也就是精确到物理世界的最大分辨率。是写不出初等形式的。也就是说,从可观宇宙的最大长度到微观世界的最小长度,用 449 位十进制的圆周率就足够精确了。
2025-01-27 11:54:29
868
原创 关于圆周率的新认知
这里的横向红色的从 0 到 1 ,从 -1 到 0 的过程,以及蓝色的从 0 到 -1 ,以及从 1 到 0 的过程在角度变化的过程中并没有显现出来。根据上面讨论的圆周率的含义,我们知道这个过程可以是自发发生的,但是周期的大小则是观察者决定的(所以才有未知的部分占比不确定的问题)。由于未知部分占比具有全部可能性,虽然它只占 1 份,但是分的份数不同,占比也不同,正如我们在构造自然对数底的时候用阶乘的倒数统一了到阶乘数为止的所有单位,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统一所有的已完成部分的比例。就是某种形式的 4。
2025-01-26 16:50:28
1033
原创 黎曼猜想 简证
而只有这两种形式的原因在于需要构造基于虚数单位的交错项,而相邻两项若要交错则必须引入虚数单位的平方,所以递归通项的比例系数里面必须存在平方形式或者根号形式。如果不用开方也就是 1/2 次幂,每一项的分子和分母就没有办法使用同样的幂次,也就没有办法在后续的合并运算中连续消项,也就是说若不用 1/2 次幂,则递归通项无法还原。计算交错项的原因在于,虽然我们要求和的数列可能具有无穷多(任意多)项,但是若它可以求和,就意味着无论正着计算还是倒着计算,和都必须是一样的。可见所有的指数都等于 2 ,代回展开式,
2025-01-25 10:44:28
683
原创 为什么有“负负得正”
考虑-1的平方根,也就是虚数单位i,既然知道-1指的是某个不确定域里面倒着数的第1个,那么它的平方根其实也是倒着数的,比如-1=625那么周期就是626,-1的平方根就是625的平方根,就是25,相对于626来说就是-601,而25的平方根,就是5,相对于626来说,就是-621。正整数域是特定数值的扩展,整数域是正整数的扩展,实数域是整数域的扩展,复数域是实数域的扩展,反正我们认为,不管怎么扩展,都符合这个原则。在626周期的前提下,-1的平方根的平方根,就是-621,它的平方,就是-601。
2025-01-20 14:48:22
377
原创 再说Zeta(1)
从维数上升解法这个角度来看,就只能是高维原因,也就是说,构成一个电子的核心振动,一个不够,不同频率又不行,唯一可行的,就是同频的谐波。比如1厘米,10厘米,100厘米,可以认为是厘米尺度上的三个不同数量,也可以认为是同一个长度用三种不同单位的尺度量得到的同一个数值,比如1对应于1厘米单位的尺上的一个刻度,10也对应于10厘米单位尺上的1个刻度,100也对应于100厘米单位尺上的一个刻度,就看你站在哪个角度上去看。比如同样是电子,而电子遵循的就是Zeta(1),那么下面三种情况,就是三个不同的电子,
2025-01-19 17:22:19
411
原创 欧拉常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也就是说,虚数单位的对数,就是项数为虚数单位那么多个的调和级数全加和,也就是 1 和 0 的自然对数之差。再考虑其它区间的情况,份(此时它是一个整数,而且这个数非常大),由此可以把积分用求和的方式表达,先看自变量。现在我们先把自然对数处理一下,假设它的自变量的间隔为虚数单位的倒数,先把 0 到 1 的区间,分成虚数单位。由此不难写出, 1 到 n 区间,在 0 到 1 区间中,函数。由此可以写出迭代综合的形式,其中 m 为整数,而且,先看对数函数的导数,对两个方程进行运算,
2025-01-19 15:13:30
495
原创 狭义相对论为啥错了
他说,伽利略变换当然是错的。我说,你说的伽利略变换是错的,是相对于洛伦兹变换是对的(狭义相对论基础),洛伦兹变换更正了伽利略变换的错误。从伽利略变换就没有考虑动因,后面都没有考虑,以至于在光速不变唯一的基础上,出现了两个惯性系彻底平权的情况,彻底平权在方程上就表现为二次和开方,以及不可求负数的平方根问题,或者说出现虚数时间的问题。爱因斯坦在逻辑上是完备的,这个无所谓,有所谓的是,整个这件事情,相对运动这件事情从伽利略抽象出相对运动这个概念开始就是脱离实际的,当然大家也是知道的,所以叫抽象。
2025-01-16 23:24:35
224
原创 安卓屏幕四角点击器
它当年可是自动化操作桌面应用界面和浏览器界面的最佳工具,是现在这些,如Browser-Use这种agent在底层技术上的先祖。程序员哪能受得了“碰运气”,于是手搓一个按钮点击器(要实现需要的功能,除了找开源之外,显然是先找已有的APP。在市场上找了一圈,发现基本上都是全家桶,有关不完的广告和停不下的跳转,最后还是选择自己手搓吧)。看了一下,可不呗,原形的屏幕,四个角都被“圆角”了,按钮都看不见,也点不着。小工具现已发售,T宝有出售,5块钱一份(这是软件类能设置的最低价格了),欢迎惠顾。打开右侧的开关即可,
2025-01-14 09:38:03
305
原创 最近的一些工作
所以现在正在开发一个,从word复制到csdn直接粘贴,生成latex公式的office插件。粘贴的时候,文字和图片都一起粘在上面,结果总是出现一个文字后面跟着一个图片,看看csdn的公式编辑,它用的是latex,而word用的是MathML。公式是按照图片保存上传的,放在剪切板里面的是HTML Format。写这些文章,先写在Word里面,然后复制粘贴过来。而且公式多了,上传的时候又会报错,就剩下文字了。导出文本到HTML的时候,则是图片加上OMML。很简单的一个操作,但总是出问题。
2024-12-17 16:54:55
84
原创 1=0 到底行不行?
所以几乎是任何事情,都要在特定的前提下讨论,才有明确的意义,在特定的条件下实现,才可能发生,简单的把一个东西认为是普适的,这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认为某种东西可以万能,那最多也是万能而不是全部都能。所以实际上的0,不是真的没有,只是“不知道,看不到,不起作用,作用微乎其微,事情结束了,事情要开始“等等这些意思。而“事情结束了,事情要开始”,则是时序上的情况,因为结束往往意味着感受不到了,也就是所谓的消亡了,而开始则表达了尚未感知到,也就是通常的还未能出现。没错,所有的自然数都相等了,它就失去了计数的作用。
2024-12-16 16:23:32
647
磁重力效应实验:全尺寸SEG装置的研究与验证
2024-11-26
20190312-180244-旋转磁体产生的场造成激光功率减小
2024-11-25
20190313-090956-旋转磁体产生的场对真空介电常数的影响-新实验
2024-11-25
20190313-092954-旋转磁体产生的场对原子钟频率的影响
2024-11-25
20190313-100538-非对称电容在变压器油中10kv高压电作用下产生力的现象
2024-11-25
20190312-084407-旋转磁体产生的场对周围空间长度的影响-数值越大距离越短
2024-11-25
Beginning DirectX11 Game Programming中英对照-校对版
2018-02-08
G-BASIC语言手册(修正错误版)
2017-10-14
G-BASIC语言手册
2017-10-09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