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F/1与ENCINA事务监控器解析
1. OSF/1的现状与未来挑战
1.1 OSF/1基础与内核选择
OSF/1本质上基于Unix,但由于Unix存在众多互不兼容且难以整合的版本,所以这只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过,选择MACH来填充内核层是一个明智之举。
1.2 应用程序可移植性问题
不同厂商在未来实现的OSF/1版本所开发的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是一个关键问题。理想情况下,可移植性应达到100%且无需重新编译,但这几乎不可能实现。通过重新编译可能达成一定的折衷,但会导致延迟和成本增加,即使只更改一小部分代码也是不可接受的(虽并非不可能)。
1.3 厂商对新标准的遵循情况
主要厂商是否会遵循新的标准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自POSIX引入和OSF/1设计以来的这些年表明,关于操作系统标准化的说法在理论上可行,但在实践中并非如此。
1.4 Unix时代的变迁与市场趋势
Unix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1997年与1985年不同,当时Unix正逐渐流行,而如今Windows NT吸引了更多市场关注,Unix众多不兼容的版本是市场驱动力转变的原因之一。随着开放操作系统、开放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开放事务处理监视器等产品的出现,系统软件的格局似乎趋于扁平化。这是一个积极的发展趋势,但由于出现了大量不兼容的版本,可移植性可能并非易事。
1.5 用户组织面临的锁定问题
在操作系统不断发展的环境中,用户组织可能会在两个层面被厂商锁定:
- 与芯片相关的微观层面;
- 架构参考的宏观层面。
1.6 芯片技术与重新编译
芯片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9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