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理论与计算联盟形成
在拍卖和多智能体系统领域,有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值得探讨。下面将详细介绍拍卖理论中的一些关键定理和机制,以及多智能体系统中的计算联盟形成问题。
1. 拍卖理论基础
在独立私有价值的情况下,英国式拍卖、荷兰式拍卖、第一价格拍卖和第二价格拍卖都能为卖家带来相同的预期收益,这就是收益等价定理的早期版本。Vickrey因相关工作在1996年获得了诺贝尔奖。更一般形式的收益等价定理由其他学者进一步研究得出,他们还对最优(即收益最大化)拍卖进行了探讨。
2. 拍卖机制相关练习及分析
2.1 直接机制问题
考虑一个潜在的无限结果空间 (O \subset [0,1]) 和 (n) 个智能体的有限集合 (N)。智能体 (i) 对结果 (o) 的效用表示为 (u_i(o, \theta_i)),且每个智能体都有一个唯一最偏好的结果 (b(\theta_i) \in O)。有一个直接机制,要求每个智能体声明其最偏好的结果,然后选择中位数结果(若智能体数量为偶数,则选择两个中间结果中较大的那个)。
- 证明讲真话是占优策略 :通过分析不同声明下智能体的效用变化,可证明讲真话能使智能体获得最优效用,从而是占优策略。
- 证明机制选择的是帕累托最优结果 :帕累托最优意味着不存在其他分配方式能使至少一个智能体的效用增加而不降低其他智能体的效用。通过对机制选择结果的分析,可以证明其满足帕累托最优的条件。
- 证明添加虚拟偏好后占优策略不变 :机制设计者提交 (n - 1) 个“虚拟偏好”,然后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