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软件开发与事件响应综合知识解析

软件开发与事件响应综合知识解析

软件开发基础要点
  1. 编码与加密
    • 对于加密信息“GVZR SBE GRN”,可采用ROT 13算法,不过是反向移动13位来解密,得到“TIME FOR TEA”。
  2. 代码复用与死代码处理
    • 开发者常维护代码库存储源代码,开发新应用时可复用旧代码并修改。
    • 死代码是永远不会执行的代码,它会消耗资源,应予以移除。
  3. 内存管理
    • 开发者编写应用时,需控制应用的内存消耗,否则会引发性能问题。
    • 内存泄漏指应用消耗的内存超过实际需求,长时间会导致其他应用内存不足。
  4. 第三方库的使用
    • 移动应用市场竞争激烈,购买域名后常收到移动应用的优惠信息。
    • 有许多第三方库包含大量代码,虽不完美,但能快速将应用推向市场,如安卓和JavaScript的第三方库很受欢迎。
  5. 软件开发工具包(SDK)
    • SDK是供应商为简化应用开发而创建的一组工具。例如微软的Windows 10 SDK,提供构建Windows 10应用所需的最新头文件、库、元数据和工具,更多信息可查看 链接
  6. 数据暴露防护
    • 敏感数据(如密码和信用卡信息)通常需加密,防止被攻击者窃取。
    • 应限制用户使用应用时分配的数据量,并采用输入验证和数据丢失防护(DLP)来保护数据。
  7. 数据库规范化
    • 每个数据库包含多个表格,由行和列组成。在大型关系型数据库中,数据可能存在多处冗余。
    • 规范化的目标是减少和消除冗余,减少每个表格的索引数量,提高搜索速度。
  8. 服务器端与客户端执行和验证
    | 类型 | 说明 | 优点 | 缺点 | 示例语言 |
    | ---- | ---- | ---- | ---- | ---- |
    | 服务器端(后端) | 用户输入发送到服务器验证,结果返回客户端 | 可使用输入验证阻止攻击者 | 速度慢 | C#、.NET |
    | 客户端(前端) | 在客户端本地验证,无网络流量 | 速度快 | 攻击者可利用JavaScript绕过验证 | JavaScript、VBScript、HTML5属性 |
  9. 开放Web应用安全项目(OWASP)
    • OWASP是国际非营利组织,提供最新的Web应用安全问题列表,依靠捐赠运营。
    • 其使命是通过开源项目和社区教育提高软件安全性,提供工具资源、社区网络和教育培训,并在全球举办研讨会。
软件开发知识检查问题
  1. 列举三种移动设备连接方法。
  2. 什么是嵌入式电子系统?请举两个例子。
  3. SCADA系统的目的是什么?
  4. 智能电视和可穿戴技术属于哪类设备?
  5. 什么是家庭自动化?
  6. SoC的目的是什么?
  7. 若进程未发生缓冲区溢出,但在指定时间内失败导致进程终止,使用的是什么方法?
  8. 攻击者最可能通过什么方式控制多功能打印机(MFP)?
  9. 安全团队控制数据中心HVAC的目的是什么?
  10. 工作中有人心脏骤停,急救人员取出的除颤器能给出操作步骤,设备中内置了什么来提供这些指令?
  11. 举例说明可用于车辆的嵌入式系统。
  12. 什么是无人机(UAV)?请举两个例子。
  13. 使用应用时竞争条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4. 在IT系统中设置错误处理的完美方式是什么?
  15. 解释输入验证,并列举三种可防止的攻击类型。
  16. 除输入验证外,如何防止SQL注入攻击?
  17. 代码签名的目的是什么?
  18. 混淆的目的是什么?
  19. 什么是死代码,应如何处理?
  20. 作为安卓开发者,可从互联网获取什么来快速将应用推向市场?
  21. 测量启动的目的是什么?
  22. 安全启动需要UEFI还是BIOS?
  23. BitLocker在启动时检查软件是否被篡改,这称为什么?
  24. 端点保护和响应解决方案的目的是什么?
  25. 为什么使用指纹识别?
  26. 哪种防火墙可作为入侵预防设备、状态防火墙,并能检查加密的SSL和HTTPS数据包?
  27. 为什么标记化比加密更安全?
  28. 安全cookie的目的是什么?
  29. 使用HSTS的目的是什么?
  30. 开发者想在代码运行时进行分析,应使用哪种代码分析器?
  31. 使用Docker工具保护注册表的好处是什么?
  32. 网络安全团队为何将公司笔记本的SSD硬盘更换为Opal硬盘?
  33. 作为应用开发的一部分,何时应进行质量保证?
事件响应流程
  1. 事件响应流程概述
    mermaid
    graph LR
    A[准备阶段] –> B[识别阶段]
    B –> C[遏制阶段]
    C –> D[根除阶段]
    D –> E[恢复阶段]
    E –> F[经验教训阶段]

  2. 各阶段详细说明

    • 准备阶段 :编写并更新不同的事件响应计划,记录系统配置。
    • 识别阶段 :事件发生后,调用相应的事件响应计划,通知利益相关者和事件响应团队。
    • 遏制阶段 :隔离或隔离受影响的计算机,防止攻击扩散,并收集易失性证据。
    • 根除阶段 :消除事件的根源,如移除病毒、删除受感染文件、修补系统并关闭不必要的服务。
    • 恢复阶段 :使公司恢复运营状态,尽量在恢复点目标(RPO)内完成,如对机器进行映像处理、恢复数据等。
    • 经验教训阶段 :总结事件的所有事实,制定预防未来事件再次发生的计划。
灾难恢复演习
  1. 桌面演习
    • 基于纸质的假设性演习,各方围坐讨论如何应对灾难场景。
  2. 结构化演练
    • 实际模拟灾难场景,涉及所有相关方。例如进行消防演习,动员消防人员。
  3. 模拟演练
    • 由白队组织和评估响应情况,基于给定场景动员灾难恢复计划。红队模拟攻击者,蓝队进行防御。
攻击框架
  1. MITRE ATT&CK框架
    • 由美国政府资助的Mitre公司开发,是一个在线框架,公众可使用。
    • 用“ATT&CK”缩写表示攻击者的攻击向量,包括:
      • Adversarial(对手) :分析潜在攻击者的行为,将其分为不同群体,如APT28(一个被指干预2016年美国大选的俄罗斯组织)。
      • Tactics(战术) :指攻击的实施方式,如钓鱼攻击的具体实施手段。
      • Techniques(技术) :攻击实施过程的具体分解,有关驱动式攻击的更多信息可查看 链接
      • Common Knowledge(常识) :记录攻击者的战术和技术信息。
  2. 网络杀伤链
    • 最初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发的军事模型,后应用于网络安全领域。
    • 目的是让网络安全团队提前识别和预防攻击,如通过安全意识培训,提醒员工警惕钓鱼攻击和异常电话,可在侦察阶段阻止攻击者。
  3. 入侵分析钻石模型
    • 用于收集网络入侵攻击情报的框架,包含四个关键要素:对手、能力、基础设施和受害者。
    • 例如,对于震网病毒,其能力是针对西门子工业控制系统的四个零日漏洞,基础设施是USB闪存驱动器,受害者是伊朗核浓缩设施。可结合杀伤链的每个步骤使用该模型检测对手,也可借助MITRE ATT&CK模型获取更多信息。
事件响应的其他重要方面
  1. 利益相关者管理
    • 事件发生时,需通知和管理五类利益相关者:债权人、董事、员工、政府机构和股东。
    • 提醒他们确保事件不被媒体知晓,以免影响公司声誉,事件处理一个月后可能成为公开信息。
  2. 沟通计划
    • 使用加密方式(如PGP或S/MIME)通知所有利益相关者事件情况。
    • 维护一份联系人列表,包括政府、警察、客户、供应商和内部员工。
  3. 灾难恢复计划
    • 涵盖自然灾害(如飓风和洪水)、硬件故障、恶意内部攻击和数据意外删除等灾难。
    • 主要目标是使公司恢复运营以产生收入,需确定关键资产并优先恢复,定期进行灾难恢复演习,并根据技术变化更新计划。
  4. 业务连续性计划(BCP)
    • 确保业务不受灾难影响持续运营,需进行业务影响分析,识别单点故障并建立冗余。
    • 注重供应商多样性,关注恢复点目标(RPO),其包括四个阶段:
      • 初始响应 :确定公司在灾难初期的应对方式,激活事件响应计划。
      • 搬迁 :转移到备用热站点或在家工作,维持业务运营。
      • 恢复 :评估损失并采取恢复措施,如恢复数据、重新映像桌面和恢复关键服务器。
      • 恢复原状 :将原站点恢复到以前的状态或寻找替代的永久业务场所。
  5. 运营连续性规划(COOP)
    • 由美国联邦政府开发,是业务连续性计划的一种,针对不同灾难制定流程,确保政府在有限资源下提供关键服务,直到事件得到缓解。
  6. 事件响应团队
    • 事件发生时,组建事件响应团队,成员包括:
      • 事件响应经理 :高级管理人员,负责总体指挥。
      • 安全分析师 :提供技术支持。
      • IT审计员 :检查公司的合规性。
      • 风险分析师 :评估所有风险方面。
      • 人力资源 :处理涉及员工的事件。
      • 法律人员 :提供法律建议和决策。
      • 公共关系人员 :处理媒体关系,减少影响。
      • 网络事件响应团队 :需快速行动,具备最新的培训,可能需要第三方专家协助处理网络犯罪的某些方面。
  7. 数据保留政策
    • 对灾难后可能需要的数据进行分类,为所有个人身份信息(PII)、敏感信息和未分类数据创建数据保留政策。
    • 出于法律和合规原因,不同类型的数据需要保留不同的时间,如某些财务数据需保留6年,医疗数据可能需保留20 - 30年。
数据来源支持调查
  1. 漏洞扫描输出
    • 漏洞扫描器可识别各种漏洞,如缺失补丁、开放端口、不必要运行的服务和弱密码。
    • 有助于避免SQL注入、缓冲区溢出、拒绝服务等恶意攻击。

软件开发与事件响应综合知识解析(续)

软件开发与事件响应的关联及重要性

软件开发和事件响应是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两个关键方面,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软件开发过程中遵循的安全原则和采用的技术手段,直接影响着系统在面对各类事件时的抵御能力;而完善的事件响应机制则能在软件开发出现漏洞或遭受攻击时,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损失,保障业务的连续性。

例如,在软件开发中做好输入验证、代码签名、内存管理等工作,可以有效减少系统被攻击的风险,降低事件发生的概率。而当事件不可避免地发生时,成熟的事件响应流程,如准备、识别、遏制、根除、恢复和经验教训总结等阶段,能够有条不紊地应对,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软件开发与事件响应的最佳实践建议
  1. 软件开发方面
    • 加强安全意识培训 :开发人员应不断学习最新的安全知识,了解常见的攻击手段和防范方法,将安全意识融入到软件开发的每一个环节。
    • 遵循安全开发流程 :从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到测试和部署,都要严格遵循安全规范,如进行代码审查、安全测试等,确保软件的安全性。
    • 合理使用第三方库 :在使用第三方库时,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安全评估,选择信誉良好、更新及时的库,并及时更新库的版本,以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
  2. 事件响应方面
    • 定期演练事件响应计划 :通过桌面演习、结构化演练和模拟演练等方式,检验事件响应团队的协同作战能力和响应速度,确保在实际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 持续更新攻击框架知识 :随着攻击技术的不断发展,要及时了解最新的攻击框架和手段,如MITRE ATT&CK框架的更新内容,以便更好地制定防范策略。
    • 加强数据备份和恢复能力 :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并测试数据恢复的可行性,确保在灾难发生时能够快速恢复数据,保障业务的正常运行。
总结与展望

软件开发和事件响应是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入了解软件开发的各个环节,如编码加密、代码复用、内存管理等,以及掌握完善的事件响应流程和相关技术,如攻击框架、灾难恢复演习等,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挑战。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软件开发和事件响应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例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将带来更多的安全风险,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新的安全解决方案。同时,加强行业间的合作与交流,共享安全信息和经验,也将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网络安全水平。

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是对前面软件开发知识检查问题的简要解答:
1. 列举三种移动设备连接方法 :Wi-Fi连接、蓝牙连接、蜂窝网络连接。
2. 什么是嵌入式电子系统?请举两个例子 :嵌入式电子系统是一种嵌入在其他设备中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控制特定功能。例如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智能家居中的智能门锁。
3. SCADA系统的目的是什么 :SCADA(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用于监控和控制工业过程,如电力系统、水处理厂等,实现远程数据采集和设备控制。
4. 智能电视和可穿戴技术属于哪类设备 :属于物联网设备,它们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实现数据交互和远程控制。
5. 什么是家庭自动化 :家庭自动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实现对家庭中的各种设备(如灯光、电器、安防系统等)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6. SoC的目的是什么 :SoC(片上系统)将多个功能模块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减少了系统的体积和功耗,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嵌入式系统等领域。
7. 若进程未发生缓冲区溢出,但在指定时间内失败导致进程终止,使用的是什么方法 :可能是超时机制,通过设置进程执行的最大时间,当超过该时间仍未完成任务时,终止进程,以避免资源的无限占用。
8. 攻击者最可能通过什么方式控制多功能打印机(MFP) :攻击者可能通过网络漏洞,如弱密码、未打补丁的软件等,远程访问并控制MFP,获取敏感信息或进行恶意操作。
9. 安全团队控制数据中心HVAC的目的是什么 :HVAC(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对于数据中心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安全团队控制HVAC可以确保服务器等设备在适宜的环境中运行,防止因过热、湿度过高等问题导致设备故障或数据丢失。
10. 工作中有人心脏骤停,急救人员取出的除颤器能给出操作步骤,设备中内置了什么来提供这些指令 :除颤器中内置了语音提示系统和操作指南程序,通过预先录制的语音和屏幕显示,为急救人员提供准确的操作步骤。
11. 举例说明可用于车辆的嵌入式系统 :车辆的发动机管理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稳定程序(ESP)等都是常见的嵌入式系统,用于控制车辆的各种功能和提高行驶安全性。
12. 什么是无人机(UAV)?请举两个例子 :无人机是一种无人驾驶的飞行器,可通过遥控或自主程序飞行。例如消费级的大疆无人机,用于航拍、娱乐等;工业级的测绘无人机,用于地理信息采集和测绘工作。
13. 使用应用时竞争条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竞争条件可能导致数据不一致、程序崩溃或产生不可预期的结果。当多个线程或进程同时访问和修改共享资源时,如果没有适当的同步机制,就会出现竞争条件。
14. 在IT系统中设置错误处理的完美方式是什么 :完美的错误处理方式应包括以下几点:识别可能出现的错误类型,对不同类型的错误采取不同的处理策略;提供清晰的错误信息,方便调试和排查问题;确保错误处理不会引入新的错误;在错误发生时,能够进行适当的恢复操作,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15. 解释输入验证,并列举三种可防止的攻击类型 :输入验证是指对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检查和过滤,确保输入的数据符合系统的要求。它可以防止SQL注入攻击、跨站脚本攻击(XSS)和命令注入攻击等。
16. 除输入验证外,如何防止SQL注入攻击 :可以使用预编译语句、存储过程等技术,将SQL语句和用户输入的数据分离,避免用户输入的数据直接嵌入到SQL语句中。同时,对数据库的权限进行严格控制,只给予必要的访问权限。
17. 代码签名的目的是什么 :代码签名用于验证代码的来源和完整性,确保代码在传输和执行过程中没有被篡改。通过数字签名,用户可以确认代码是由可信的开发者或组织发布的,增加代码的可信度和安全性。
18. 混淆的目的是什么 :混淆是一种代码保护技术,通过对代码进行变形和加密,使代码难以理解和逆向工程。它可以防止攻击者窃取代码的逻辑和算法,保护软件的知识产权。
19. 什么是死代码,应如何处理 :死代码是指永远不会被执行的代码,它会消耗系统资源,增加代码的维护难度。应定期对代码进行审查,识别并删除死代码,以提高代码的质量和性能。
20. 作为安卓开发者,可从互联网获取什么来快速将应用推向市场 :可以获取第三方库、软件开发工具包(SDK)、应用模板等资源。第三方库可以提供现成的功能模块,SDK可以简化开发过程,应用模板可以帮助快速搭建应用的框架。
21. 测量启动的目的是什么 :测量启动用于验证系统在启动过程中加载的所有组件的完整性,确保系统没有被篡改或感染恶意软件。通过对启动组件的哈希值进行测量和比对,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22. 安全启动需要UEFI还是BIOS :安全启动通常需要UEFI(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UEFI提供了更强大的安全功能,如固件签名验证、安全启动策略配置等,能够有效防止恶意软件在系统启动阶段的加载。
23. BitLocker是检查软件是否被篡改,这称为什么 :这称为完整性检查。BitLocker通过对系统文件和启动组件的哈希值进行计算和比对,确保软件在启动时没有被篡改,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24. 端点保护和响应解决方案的目的是什么 :端点保护和响应解决方案用于保护企业网络中的端点设备(如计算机、移动设备等)免受各种威胁,如病毒、恶意软件、数据泄露等。它可以实时监测端点设备的安全状态,及时发现和响应安全事件,防止威胁扩散到整个网络。
25. 为什么使用指纹识别 :指纹识别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是一种安全、便捷的身份验证方式。它可以用于手机解锁、门禁系统、支付验证等场景,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用户体验。
26. 哪种防火墙可作为入侵预防设备、状态防火墙,并能检查加密的SSL和HTTPS数据包 :下一代防火墙(NGFW)具备这些功能。它不仅可以像传统防火墙一样进行访问控制,还能检测和阻止入侵行为,对加密的SSL和HTTPS数据包进行深度检测,保护网络安全。
27. 为什么标记化比加密更安全 :标记化是将敏感数据替换为随机生成的标记,标记本身不包含任何敏感信息,即使标记被窃取,攻击者也无法从中获取有用的数据。而加密虽然可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但在加密密钥管理不当的情况下,仍存在被破解的风险。因此,标记化在某些场景下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28. 安全cookie的目的是什么 :安全cookie用于在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安全地传输用户信息,如会话ID等。通过使用安全cookie,可以防止cookie被窃取或篡改,保护用户的隐私和会话安全。
29. 使用HSTS的目的是什么 :HSTS(HTTP严格传输安全)用于强制浏览器只能通过HTTPS协议访问网站,避免用户在访问网站时被重定向到HTTP协议,从而防止中间人攻击和数据泄露。
30. 开发者想在代码运行时进行分析,应使用哪种代码分析器 :开发者可以使用动态代码分析器,如Valgrind、AppDynamics等。动态代码分析器可以在代码运行过程中实时监测代码的执行情况,发现内存泄漏、性能瓶颈等问题。
31. 使用Docker工具保护注册表的好处是什么 :Docker工具可以提供隔离的容器环境,确保注册表中的镜像和数据的安全性。通过容器的隔离性,可以防止不同应用之间的相互干扰和攻击,同时便于对注册表进行管理和维护。
32. 网络安全团队为何将公司笔记本的SSD硬盘更换为Opal硬盘 :Opal硬盘是一种支持自加密的硬盘,它可以在硬件层面自动对硬盘数据进行加密,无需额外的软件支持。更换为Opal硬盘可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防止硬盘丢失或被盗时数据泄露。
33. 作为应用开发的一部分,何时应进行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应贯穿于应用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从需求分析阶段开始,就应明确质量标准和验收准则。在设计阶段,要进行设计评审,确保设计方案符合质量要求。在编码阶段,进行代码审查和单元测试,保证代码的质量。在测试阶段,进行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用户验收测试,确保应用的功能和性能满足需求。在部署和维护阶段,也要持续进行质量监控和改进。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对软件开发和事件响应的相关知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不断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个mermaid格式的流程图,展示了软件开发与事件响应的整体流程:

graph LR
    A[软件开发] --> B[安全设计]
    B --> C[编码实现]
    C --> D[安全测试]
    D --> E[部署上线]
    E --> F{事件发生?}
    F -- 是 --> G[事件响应]
    G --> H[准备阶段]
    H --> I[识别阶段]
    I --> J[遏制阶段]
    J --> K[根除阶段]
    K --> L[恢复阶段]
    L --> M[经验教训阶段]
    M --> N[反馈改进软件开发]
    F -- 否 --> E

这个流程图清晰地展示了软件开发和事件响应之间的循环关系,强调了持续改进的重要性。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要始终关注安全问题,而事件响应则是在出现问题时的补救措施,同时通过经验教训的总结,不断优化软件开发过程,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 博主筛选后可见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