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拟人化与机器意识的探索
1. 梦的哲学与认知
梦常常被视为虚假的构建,柏拉图和笛卡尔都采用了这种观点。近代哲学家如海德格尔,从柏拉图的洞穴寓言中获得了分析“真理”的灵感,而这个寓言正是基于梦的隐喻构建的哲学概念。有趣的是,笛卡尔开发科学方法的最初灵感竟来自一系列梦。如今的哲学家在探讨梦时,往往会在早期哲学家(尤其是柏拉图和笛卡尔)发展出的哲学学说体系内进行。卡尔·波普尔在其科学哲学理论中,运用了“证伪”的概念,这是对笛卡尔将梦视为虚假观点的重构。
然而,过去50年里,自快速眼动睡眠(REM)被发现后,哲学家们倾向于认为梦是一种生物构造,由神经科学家而非哲学家来研究更为合适。如今,多数哲学家在探讨梦的哲学方法中,纳入了梦的理论神经生物学构造(REM睡眠)这一观点。
梦在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独特且个人化。每个人对梦及做梦过程都有自己深刻的个人理解。这种理解可能基于个人经验、社会习俗、信仰体系、假定的知识、文学作品和/或共享的轶事,但很少基于哲学探究或科学。即便基于“科学”,这种科学也往往是随意的、不正确的或模糊的。梦科学和梦哲学通常都缺乏严谨的实证分析。
虽然讨论机器是否具有意识是很合理的(只需查看谷歌上的文献索引),但关于“机器做梦”的讨论,更可能出现在幻想、科幻、歌曲、经济学或电脑游戏的语境中,而非科学领域。
2. 拟人化的概念与表现
在讨论机器做梦时,拟人化的问题就会出现。拟人化是我们将人类的理解和模式应用于推断非人类实体属性的认知方式。但这种推断往往远不准确。然而,拟人化是人类的一种特性。
从我们最古老的手工艺品和艺术作品(公元前35000年)中,就有半人半兽的拟人化绘画和雕刻形象。很大比例的岩画也是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