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语义发现服务中的聚类与动态安全测试技术
物联网中的聚类方法
在物联网领域,异构性、动态性和可扩展性是关键需求。为满足这些需求,Sharma 等人在 2011 年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属性的物联网设备聚类方法。该方法利用设备的逻辑属性,使其独立于任何特定技术。同时,由于逻辑属性集可能随时间变化,分类机制需允许属性的修改。
下面是一些相关定义:
- 定义 4.1 :属性用于描述设备并可对其进行分类。属性可以是物理属性(如序列号)或逻辑属性(如颜色)。
- 定义 4.2 :值代表设备属性的特定实例。例如,红色是颜色属性的一个实例。
- 定义 4.3 :一组可能的属性 - 值对(av - 对)可以完整地描述一个设备,被称为特征集(CS)。例如,一个智能相机的 CS 可能是 (制造商, “尼康”); (型号, “S20”); (颜色, “银色”); (WiFi, “是”); (相机, “是”); (所有者, “玛丽”)。
基于这些定义,Sharma 等人开发了一种分层、增量、在线的聚类算法 HiCHO,该算法有两个层次:第 0 层基于属性进行聚类,第 1 层基于属性 - 值对进行聚类。并且该算法的性能也得到了详细分析,其可行性和准确性得到了验证。
物联网领域的聚类有一些特定要求,具体如下:
|要求|说明|
| ---- | ---- |
|在线性|为支持物联网环境的动态性,聚类方法必须是在线的。因为聚类需使用逻辑属性来解决异构性问题,而这些属性的值可能随时间变化,最坏情况下属性本身也可能改变。|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