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边谈判中的博弈论应用与策略分析
一、引言
谈判是一种交互形式,在其中,利益冲突的一组主体试图就某些结果达成相互可接受的协议。这些结果通常以资源分配来表示,如商品、服务、时间、金钱、CPU 周期等。由于主体的利益不能同时得到部分或完全满足,存在冲突,而谈判可视为在潜在协议空间中的“分布式搜索”。
谈判在分布式计算和多智能体系统中至关重要,因为主体往往无法独自实现设计目标,需要与其他主体交换资源。本文将先探讨谈判问题的各个方面,接着运用博弈论分析单问题和多问题谈判,然后介绍双边谈判的启发式方法,最后探索主体 - 人类谈判及基于逻辑的论证在谈判中的应用。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主要关注多智能体系统中的双边谈判,即涉及两个主体的谈判,多方谈判通常以拍卖形式进行,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二、谈判的要素
任何谈判问题都需要定义以下主要要素:
1. 可能结果的集合 :这是谈判场景中的第一个要素,即谈判对象,它定义了可能结果的集合。抽象来看,可将其视为一个可能结果(或交易、协议)的空间 O,其定义方式多样。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情况:
- 单问题谈判 :结果可描述为离散或连续结果集中的成员。例如,两个主体协商如何分配一箱汽油,可能结果可表示为区间 [0,1] 内的一个数,代表第一个主体获得的百分比,剩余部分归第二个主体,汽油就是连续问题的例子;也可以是离散结果集,如为多位教师分配 8 个时间段。
- 多问题谈判 :结果集由多个(可能独立的)问题定义。例如,两人协商晚餐的时间和地点,每个问题代表一个谈判议题,结果由这些问题的选择组合定义。一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1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