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像质量数据库:现状与挑战
1. TID2008数据库的失真类型与测试方法
1.1 TID2008数据库的失真类型
TID2008数据库包含17种失真类型,每种失真类型对应不同的真实场景,并考虑了人类视觉系统(HVS)的特点。以下是部分失真类型的介绍:
| 编号 | 失真类型 | 对应真实场景 | 考虑的HVS特性 |
| ---- | ---- | ---- | ---- |
| 1 | 加性高斯噪声 | 图像采集 | 自适应、鲁棒性 |
| 2 | 颜色分量中的加性噪声比亮度分量中的加性噪声更强烈 | 图像采集 | 颜色敏感度 |
| 3 | 空间相关噪声 | 数码摄影 | 空间频率敏感度 |
| 4 | 掩蔽噪声 | 图像压缩、水印 | 局部对比度敏感度 |
| 5 | 高频空间噪声 | 图像压缩、水印 | 频率敏感度 |
1.2 TID2008数据库的测试方法
TID2008采用了一种新的主观测试方法。在实验中,参考图像和一对失真图像会同时显示在屏幕上。每个受试者需要从上方的两个失真图像中选择一个与下方参考图像差异较小的图像。每次选择后,屏幕上方会出现新的失真图像。每个失真图像在每次实验中会参与9次比较,从而获得0到9分的评分。
1.3 TID2008数据库的图像信息
TID2008数据库由芬兰坦佩雷工业大学提供,包含从25张参考图像生成的1700张测试图像。这些参考图像来自柯达无损真彩色图像套件。数据库中的所有图像均以24位BPP的BMP格式保存,尺寸为512×384像素。每个参考图像有17种失真类型,每种失真类型有四个不同的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1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