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格超级社会的建筑构想
一、通过设计实现人类与超人类的转变
我们每个人其实一直都是赛博格,生活在高度人造的人与人工制品的共生关系中,这也会带来全新的社会身份。唐娜·哈拉维在其著名的《赛博格宣言》中,将赛博格形象作为后人文主义女权主义的隐喻和口号,倡导创造新的混合、非本质化的身份。我们也将赛博格视为反本质主义的隐喻和宣言,旨在指向一个激进开放的未来,同时呼吁建筑师通过建筑环境创新,为人类社会进程的激进提升做出贡献。
建筑环境是社会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城市促进了集体超级大脑的出现和运作,是社会思维扩展的舞台。这与克拉克和查尔默斯的“扩展心智假说”等观点一致,即“心理”过程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对于人类而言,越来越涉及外部心智的扩展。
人类 settlements、人工制品和服饰的人造性,在与其他灵长类物种的单一性对比中显得尤为明显。将人类群体与其他灵长类区分开来的,广义上曾被称为艺术,现在应称为设计。这包括世俗和神圣的建筑与场所、工具及其他人工制品,以及通过服饰、珠宝和化妆进行的装饰性自我转变的艺术。这些“艺术”自我转变的实践是所有人类群体的普遍现象。
这些装饰实践包括所有建筑和人工制品,在当代涵盖了所有设计学科。其重要性在于对社会领域、角色和身份进行视觉标记和显著区分,没有这些,就无法建立或维持社会秩序。这些道具和标记使统治等级制度以及更复杂的社会分化得以制度化,社会秩序不再依赖于持续的身体对抗来重建等级,从而具有可扩展性。
设计参与了这些重要符号系统的构建和复制。着装规范、建筑装饰和空间装饰各自形成一个(非常松散的)系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系统。一个人的着装风格通常与他或她的住所风格有松散的联系。过去,个体“设计”通过传统的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