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tio负载均衡、超时与重试机制深度解析
1. 不同负载均衡算法对比
在实际的服务延迟行为下,不同的负载均衡器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以下是一些延迟数据示例:
| 百分比 | 延迟时间 |
| ---- | ---- |
| 50% | 184.79ms |
| 75% | 195.63ms |
| 90% | 1036.89ms |
| 99% | 1124.00ms |
| 99.9% | 1132.71ms |
常见的负载均衡算法有轮询(Round Robin)、随机(Random)和最少连接(Least Connection),下面对它们进行详细分析:
1.1 轮询和随机算法
- 原理 :
- 轮询算法会按顺序依次将请求发送到各个端点。
- 随机算法则是随机地选择一个端点来处理请求。
- 缺点 :这两种算法实现简单,但没有考虑到端点的实际运行时行为。即使负载均衡池中的端点由相同的服务和资源支持,它们也可能因为垃圾回收或资源竞争等问题而出现高延迟。
1.2 最少连接算法
- 原理 :该算法会监控各个端点的活动请求队列深度,优先选择当前活动请求最少的端点来处理新的请求。
- 优势 :能够避免将请求发送到性能较差的端点,从而提高整体性能。
Istio负载均衡、超时与重试机制解析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