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隐私与身份管理:PrimeLife 项目解读
1. 互联网发展与隐私管理需求
在当今社会,互联网对于个人、组织和企业的价值与日俱增。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使用网络进行购物、银行交易和支付账单等活动,企业和政府也通过互联网提供更多的服务和信息。同时,互联网还促进了社交网络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开源项目、百科全书的协作编辑以及自助小组等大规模的协作工作。实际上,很多原本在面对面交流中隐含交换的信息,现在都通过互联网以电子方式进行交换。
企业也认识到了互联网的协作潜力,提供了相关的服务。在线协作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促使企业实现虚拟化,采用临时协作和数据共享的模式。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例如许多国家已经或即将引入电子身份证和驾照,全球各地也都建立了电子票务和收费系统。
然而,这些系统背后存在着不同的信任模型和多样的信任关系。用户和企业越来越依赖从互联网上获取的信息,但往往对信息的来源一无所知。因此,为了数字社会的安全未来,以用户为中心的隐私增强身份和信任管理概念变得至关重要。
这种概念与其他身份和信任管理概念的区别在于,它强调用户(而非某个权威机构)对个人信息的“内容、地点、时间、原因以及对象”拥有控制权。这一概念要求用户同意,即 (a) 用户对任何交易的看法与实际交易相符,(b) 用户同意执行该交易。例如,用户在登录银行网站之前,会被告知需要(以数字方式)证明自己的姓名和出生日期、目的以及数据的处理方式,然后用户可以选择同意并继续交易,或者在数据被释放之前中止交易。在用户控制的身份管理中,用户还可以从多个身份提供者中进行选择,并在它们之间转移自己的信息。同时,保护用户隐私和匿名性的机制也非常重要,并且在用户实施欺诈行为时能够追究其责任。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