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系统安全:从启动过程到镜像部署
1. 启动、BIOS与固件安全
1.1 启动系统组件深度剖析
当开启Linux系统时,其背后有着一系列复杂的操作。现代x86_64平台大多采用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UEFI)BIOS,它是操作系统与硬件之间的重要桥梁;而旧平台则使用特定厂商或传统的BIOS类型。以下是传统BIOS与UEFI BIOS的对比:
| 关注点 | 传统BIOS | UEFI BIOS |
| — | — | — |
| 标准化 | 各厂商有自己的特性/功能 | 行业标准功能,与厂商无关 |
| 数字签名 | 无 | 安全启动 |
| 分区表支持 | 仅支持MBR分区表 | 增加了对GUID分区表的支持 |
| 平台 | 有限 | x86、X86_64、ARM、ARM64、PowerPC等 |
| 模块化 | 无 | 模块化 - 厂商可添加额外支持(如网络、存储等) |
系统启动始于按下电源按钮,随后固件BIOS/UEFI启动,进行加电自检(POST)。自检完成后,它会搜索并启动主引导记录(MBR)。MBR启动引导加载程序(如GRUB2),GRUB2加载定义的内核可执行文件,接着Initramfs开始工作,处理解密、软件RAID和文件系统加载等任务。最后,根文件系统加载完成,systemd启动,加载其他文件系统并启动所有启用的网络功能和应用程序服务,至此,Linux系统成功启动。
graph LR
A[按下电源按钮] --> B[固件BIOS/UEFI启动]
B --> C[POST自检]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