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真云母的57Fe NGR与NMR研究:结构、磁性与氧化特性解析

真云母的57Fe NGR与NMR研究:结构、磁性与氧化特性解析

在材料科学与地质学的研究中,对云母类矿物的深入探究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领域。云母作为一类广泛存在且具有独特物理化学性质的矿物,其内部铁离子的分布、磁性特征以及氧化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对于理解云母的结构与性能关系具有关键意义。本文将围绕真云母的57Fe NGR(穆斯堡尔谱)和NMR(核磁共振)研究展开,详细探讨铁离子在云母结构中的分布、磁性耦合以及云母的氧化过程等内容。

1. 不同云母体系中57Fe NGR谱特征
1.1 铁离子分布与谱线特征

在不同的云母体系中,铁离子的分布和存在形式对57Fe NGR谱有着显著影响。以铁云母 - 金云母体系为例,从铁云母到金云母,Fe²⁺在M1和M2位点的四极分裂呈现平滑增加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晶格对电场梯度贡献的变化所致,假设四极分裂与畸变呈正相关。在金云母中,M1和M2八面体的尺寸和扁平化差异比铁云母小。与铁云母不同,在镁 - 铁云母中,Fe³⁺并非必需,而铁云母由于几何特征要求至少有10%的三价铁。

铁云母的57Fe NGR谱可由两个略微不对称展宽的共振吸收峰描述,分别对应[6]Fe²⁺以及少量八面体和四面体配位的三价铁。亚铁四极分裂分布呈现双峰形状,高斯分量中心分别约为2.60 mm/s([6]Fe²⁺(1))和2.30 - 2.45 mm/s([6]Fe²⁺(2))。在铁云母 - 铁绿泥石体系中,随着铁绿泥石含量的增加,谱线在吸收线的低速部分变得更加不对称展宽,且[4]Fe³⁺的存在证据消失,[6]Fe³⁺的浓度急剧下降。对于[6]Al含量 > 0.37的样品,[6]Fe³⁺含量低于总铁量的1.5%。富铝样品的亚铁四极分裂分布特征为在约2.55 mm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