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与雷达通信一体化的物理层安全
1. 被动PLA算法基本步骤
被动PLA算法主要分为训练阶段和通信阶段:
- 训练阶段 :涉及Alice和Bob,包含信号预处理、特征提取、数据训练、特征匹配、特征识别等步骤,还需要一个数据库来存储相关信息。
- 通信阶段 :有Bob、未知节点和发射机参与。
在无线传感领域,目前存在资源分配和优化算法不当的问题。而且,对热、湿度、雨、压力、电磁波等物理和环境条件敏感的设备,可能会被人为改变这些条件而受到操控。从无线传感的角度来看,应对人为操控环境的解决方案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不过,可以使用外部传感器(如摄像头)、传感器融合方法或传感器网络来识别此类攻击,众包和协作传感就是这样的例子。
2. 无线传感的干扰攻击
干扰攻击是攻击者为了在正在进行的传感/通信过程中施加干扰而发起的。最常见的表现是对传感和/或通信设备进行有意干扰,从而破坏无线信号的特征和内容。以下是不同类型的干扰攻击:
| 攻击类型 | 描述 |
| ---- | ---- |
| 常规干扰 | 攻击者增强传输信道中的干扰水平,导致合法节点的传输中断,造成资源浪费和系统性能下降。 |
| 面向过程的攻击 | 包括对传感方法的攻击和对映射方法的攻击。对传感方法的攻击会通过发射干扰信号损害关键传感信息的可靠性;对映射方法的攻击可能是通过数据洪泛来破坏映射机制。 |
| 面向节点的攻击 | 响应节点可能会向发起节点发送不必要的数据/消息,限制其与其他节点进行传感或通信的能力。 |
| 面向环境的攻击 | 通过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9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