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知识的形式化表达与应用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知识的有效表示和处理变得至关重要。本体论作为一种形式化的知识表示方法,在计算机科学和计算语言学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将深入探讨本体论的概念、结构、不同视角下的理解、现有本体论、构建与学习方法、匹配与合并、接口、语言、评估以及应用等方面。
本体论的基本概念
本体论是知识的形式化表示。长期以来,人类主要通过自然语言和图片等非正式工具来表达和编码知识。然而,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形式化编码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将推动新一代网络实现基于意义的信息处理。
本体论的一个流行定义是“共享概念化的形式规范”。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以正式和明确的方式表示我们感兴趣的知识模型,并且这个模型应该得到用户、专家和社区等的认可。简单来说,本体论是用形式语言对描述感兴趣世界的概念进行定义的集合,包括连接这些概念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体论的形式化程度,我们可以将其与其他资源进行比较,如术语表、词汇表、同义词词典和分类法。从非结构化文本到本体论,形式化程度不断增加:
| 资源类型 | 描述 |
| ---- | ---- |
| 非结构化文本 | 只是一串没有额外结构的文本 |
| 术语表 | 一组表达感兴趣领域概念的术语 |
| 词汇表 | 带有每个术语文本定义的术语表 |
| 同义词词典 | 提供单词之间关系信息,如同义词和反义词 |
| 分类法 | 概念的层次分类 |
| 本体论 | 一个完全结构化的知识模型,包括概念、各种关系,可能还有规则和公理 |
本体论的结构
本体论由以下几个基本构建块组成:
本体论:知识形式化表达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