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与命题:深度剖析思考的机制与本质
思维,作为人类认知世界、解决问题的核心能力,一直以来都是哲学、心理学等领域探讨的重要话题。本文将围绕如何思考命题“p”、思考的机制以及思维的本质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思考命题“p”的困惑与错误提问
当我们思考如何思考命题“p”,以及如何期待、相信或希望“p”会成为现实时,往往会陷入一种对思维机制的困惑。这种困惑源于对“思考”一词语法的不理解,以及将其视为一个复杂机械过程的心理误解。
我们常常会受到误导,提出诸如“如何思考命题 p,如何期待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发生”这类问题。这种提问方式就如同询问“思想是如何运作的,它是如何利用其表达方式的”,并将其类比为“图案织机是如何工作的,它是如何利用穿孔卡片的”。我们感觉在“我相信 p 是事实”这个句子中,真正的相信过程只是被暗示了,认为必须用对某种机制的描述来取代这种暗示,就像在图案织机的描述中穿孔卡片的出现那样。然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无论这种描述包含什么,对我们来说都是毫无价值的,除了命题“p”及其语法。语法可以说是命题所嵌入的真正机制。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将相信与说出一个句子进行比较。当我们说出一个句子时,喉咙的肌肉和神经等会发生非常复杂的过程,但我们真正感兴趣的只是作为演算一部分的句子,而不是这些复杂的生理过程。
句子的表征与思维的错觉
当被问到“句子是如何进行表征的”时,答案其实很简单:“你真的不知道吗?当你使用它时,你就看到了。”因为并没有什么是隐藏的。然而,我们往往会觉得“一切都在流动”阻碍了我们表达真理,就好像我们无法把握它,因为它从我们身边溜走了。但实际上,这并没有阻碍我们表达。我们知道想要在描述中抓住稍纵即逝的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6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