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与无线传感器网络:从架构到新冠应用
1. 物联网架构
1.1 三层架构
物联网的三层架构是其基础概念,主要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 感知层 :该层是信息的采集源头,使用的设备有射频识别标签(RFID tags)、条形码、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近场通信传感器等。这些设备收集到信息后,会将其转发到网络层。
- 网络层 :也被称为“传输层”,其核心功能是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将有用信息安全地传输到应用层。常见的通信技术包括蓝牙、ZigBee、WiFi等。
- 应用层 :作为三层架构的最顶层,应用层的主要作用是为用户提供特定的应用服务。物联网技术提供了众多应用,如医疗保健、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汽车等。
1.2 五层架构
虽然三层架构阐述了物联网的基本思想,但对于物联网研究而言并不足够。为了改进架构,引入了五层架构,新增了中间件层和业务层,而原有的三层保持不变且功能相同。
- 中间件层 :主要负责提供服务管理,与数据库保持不间断连接。接收网络层传来的信息后,会对其进行一些计算处理。
- 业务层 :对物联网系统的应用和服务进行全面管理。根据应用层提供的数据绘制图表、流程图和业务模型。
除了上述架构,还有许多先进的网络架构被提出,如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传输控制互联网协议(TCP/IP)、雾计算架构、电信管理网络(TMN)逻辑分层架构等。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