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浪怀疑主义的深度剖析:定义、心理可能与行为逻辑
1. 怀疑主义的定义难题
在探讨怀疑主义时,我们首先面临着定义的困境。通常,人们对怀疑主义的理解存在偏差,往往将皮浪主义视为一种极端怀疑主义,认为它至多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理想。例如理查德·H·波普金在《哲学百科全书》中对怀疑主义的定义,就未能充分体现皮浪主义的精髓。
1.1 波普金定义的局限性
- 模糊定义的不足 :波普金最初提出“怀疑主义作为一种批判性的哲学态度,质疑哲学家和其他人所提出的知识主张的可靠性”,这种表述过于宽泛,没有考虑到皮浪主义中诸如宁静(ataraxia)和信任等重要方面,不能准确界定皮浪主义。
- 精确定义的宽泛性 :他进一步指出“哲学怀疑论者质疑是否能真正获得关于事物真实本质的任何必要或不容置疑的信息”,此定义虽然适用于皮浪主义和其他一些怀疑主义形式,但同样适用于任何批判必然性、不容置疑性或真实本质概念的哲学,缺乏对皮浪主义独特性的体现。
- 极端怀疑主义定义的偏差 :波普金对极端怀疑主义的定义“质疑所有超越直接经验的知识主张,或许逻辑和数学的知识主张除外”,与皮浪主义不符,因为皮浪主义者甚至对逻辑和数学也提出了质疑。
1.2 皮浪主义的独特特征
皮浪主义并非仅仅是一种认识论上的质疑态度,它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皮浪主义者在面对各种学说时,找不到更充分的理由去接受支持或反对的论点,从而选择悬置判断。他们“默许表象”并非因为认为表象具有真理或充分的认知地位,而是因为这些表象本身并不传达知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