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论者的哲学思辨:从对立观点到哲学定位
1. 怀疑论者对对立观点的引用误解
人们常误解怀疑论者不断提及分歧是通过具体案例论证“真理不可捉摸”这一普遍结论。实则这既误解了怀疑论者对具体论证的引用,也低估了其哲学敏锐性。
怀疑论者并不期望维持论点的平衡,不预判论证结果,其提出反论点是临时的。面对宣称命题 p 为真的独断论者,怀疑论者常抛出“非 p 为真”,让独断论者捍卫 p 并攻击非 p。若独断论者给出论证,怀疑论者会引入不同观点的独断论者的反论证。这是一种实验性的论证对抗,论证来源不重要。
例如,塞克斯都在作品中常提及哲学家间的分歧,列出各种主题的不同观点,有时还会说明是怀疑论者自创的论证。但即便专注研究希腊怀疑论的学者也会误解塞克斯都,如维克多·布罗沙尔认为怀疑论在推理上显露出弱点,从观点和体系的分歧推断人类无法获得真理需满足特定条件,而塞克斯都作品中并无此类推断。
实际上,怀疑论者并非用分歧论证怀疑论,而是在具体案例中尝试反论证。比如独断论者断言 p,怀疑论者会问“某某反对 p 的反论证 q 如何”,这与从众多独断论观点推断无法找到真理不同。
此外,有人批评塞克斯都写作风格差,如罗伯特·伯里认为他堆砌论证只是为了凑字数。但这可能是不了解情况的看法,塞克斯都的作品更像巨大的武器库,怀疑论者可按需选择武器,因为怀疑论者是“慈善”的,会用最小力量击败对手,所以最弱的论证也有其用途。
2. 怀疑论与其他哲学观点的对比
2.1 与休谟和罗素观点的对比
休谟否定存在对任何主题无意见或原则的“荒谬生物”,但认可适度怀疑论是哲学研究的必要准备。罗素则倾向一种非“彻底怀疑论态度”的知识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