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体程序实证研究与多智能体模型下的服务组合信任机制
智能体程序分析
在动态积木世界的三个Goal程序分析中,我们能观察到一些关于Goal构造使用、程序执行行为以及可读性的情况。
不同程序的特点
- 程序A :与程序B和C不同,程序A不在目标库中使用目标,而是在知识库中使用谓词
isgoal(tower(T))。由于未显式采用目标,在用户移动积木时无需再次丢弃目标。但程序员需要自行检查目标配置的哪些部分已达成,哪些未达成。若在动作规则中使用a - goal操作符,Goal的语义会处理此问题。并且,Goal IDE能在程序执行时检查智能体的心理状态,但如果目标仅作为知识库的一部分使用,运行智能体时就无法看到目标,而能看到目标有助于调试。 - 程序B :与程序A和C相比,程序B不处理动态情况(3b - d),这与之前的结果相符,表明程序B的效率略低于A和C,可能需要添加更多动作规则来处理这些情况。
- 可读性 :我们让一些熟悉Goal语言的人对程序的可读性进行评价,发现程序A最容易理解,而程序B和C的可读性因评价者而异。这可能与经验有关,经验越丰富使用的Goal构造越多,由于评价者对Goal编程经验较少,所以使用Goal构造最少的程序最易理解,这也说明程序员需要充分培训才能熟悉各种Goal构造。另外,动作规则中较多的信念和目标条件也增加了理解难度。
| 程序 |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19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