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视图深度学习:联合表示、互补结构空间与模型融合
1. 多视图深度学习基础模型
1.1 深度信念网络(DBN)与深度玻尔兹曼机(DBM)
深度信念网络(DBN)和深度玻尔兹曼机(DBM)在图表上看起来非常相似,但实际上有本质区别。DBN 是有向图模型,其层间连接是有向的,前两层构成受限玻尔兹曼机(RBM,无向图模型),后续层构成有向生成模型。而 DBM 是无向图模型,所有层之间的连接都是无向的,每两层构成一个 RBM。
1.2 多视图深度高斯过程(MvDGPs)
MvDGPs 结合了深度高斯过程和多视图学习的优势,充分考虑了多视图数据的特点。它可以为每个视图独立确定建模深度,比传统的深度高斯过程更灵活、强大。
2. 网络融合
2.1 分裂多视图自动编码器
2.1.1 模型背景
尽管多模态 DBM 在学习不同视图的共享联合表示方面非常成功,但仍存在局限性,例如没有明确的目标来发现视图间的相关性,导致一些隐藏单元只针对一个视图进行调整,而另一些只针对另一个视图。多视图深度自动编码器因其目标的灵活性,成为学习视图间共享表示的良好替代方案。
2.1.2 模型原理
在多视图特征学习中,我们有来自两个视图的成对观测数据((x_1, y_1), \cdots, (x_N, y_N)),其中(N)是样本大小,(x_i \in R^{D_x}),(y_i \in R^{D_y}),(i = 1, \cdots, N)。我们用(X = [x_1, \cdots, x_N])和(Y = [y_1, \cdots, y_N])表示每个视图的数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97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