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青铜时代:挪威古墓女性身份与生活图景
1. 青铜时代研究新视角
当前青铜时代研究聚焦于个体及其生平与流动性,通过同位素和锶分析可追踪个体轨迹。然而,这种对流动性的过度关注可能导致研究叙事失衡,忽略了个体与特定地点、农场、生存策略、社会或宇宙观的紧密联系。
从本体论角度看,个体的成长与他人(人类和非人类)、社会及环境相互交织,这种“世界化”体现在同位素分析中,即微量元素不仅指示流动性,也反映个体对特定地域的归属感。但目前对个体的家乡、离开或被送出的地方,以及他们如何将家乡的记忆和物品带在身上等方面关注较少。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身份构建的复杂性,我们引入交叉性视角。交叉性理论认为,身份的各个方面,如阶级、性别、年龄、宗教、性取向、残疾和种族等相互影响,形成的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在性别研究中,交叉性理论常用于研究边缘化群体的地位以及不同身份因素如何导致压迫循环。对于本文研究的青铜时代女性,交叉性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她们在生活中的角色如何在丧葬仪式中体现,以及不同身份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并影响她们的地位。
2. 青铜时代的墓葬转变与特色
在斯堪的纳维亚,青铜时代早期第二期(约公元前1500 - 1300年),墓葬形式从小型不显眼的坟墓转变为大型纪念性土堆,这些土堆通常位于景观中的显著位置,如山顶,以增强其纪念意义。
土堆的建造是一项浩大工程,需要人力、材料和基础设施。建造者需要具备专业的地理知识以获取合适的材料,掌握适当的建筑技术。同时,还需要为建造者提供住宿和食物。此外,一些土堆的石板上有雕刻,这表明还需要雕刻师和“宗教专家”主持葬礼。
在耶伦地区,已知有56座土堆和3座石冢的发现可追溯到青铜时代,但由于现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