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的细颗粒物估算方法详解
1. 背景与问题提出
随着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城市地区空气质量指数(AQI),尤其是细颗粒物 2.5(PM2.5)的监测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PM2.5 的测量主要依赖于空气质量监测站,但这些监测站成本高昂且分布稀疏。远离监测站的地区很难获得准确的 PM2.5 读数,这使得基于高分辨率图像传感器的视觉估算方法成为提高 PM2.5 估算精度和分辨率的有效途径。
传统的 PM2.5 估算方法存在诸多局限性。现有监测站的低空间密度导致难以准确估计高分辨率的污染场,且现有方法通常假设图像内颗粒和气体分布均匀,这与实际情况中污染浓度在空间上的快速变化不符。因此,需要一种基于视觉的估算算法来实现更准确的 PM2.5 评估。
2. 相关工作
- 基于视觉的空气质量估算 :
- Zhang 等人提出了一种集成卷积神经网络(CNN)用于基于视觉的空气质量估算,将空气质量分为不同等级,将估算问题转化为分类问题,输出为空气质量指数(AQI)。
- Li 等人利用社交媒体照片,结合图像中像素的透射率和深度来估计雾霾水平,提取的特征为手动设计。
- Yang 等人提出了 Imgsensingnet,这是一个用于预测 AQI 的 CNN,以六个图像特征图为输入,空气质量等级为输出。
- 与这些方法不同,我们的工作直接估算空气质量浓度,使用 2D 卷积作为基本组件,输出 PM 浓度而非 AQI,并且模型输入除了特征图外,还包括传感器读数。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0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