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号处理中的Z变换全面解析
1. 引言
在数字信号处理(DSP)领域,它有着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其根源在于描述研究对象的数学原理。对于数字滤波器而言,Z变换是连接连续时间(模拟)系统和离散时间系统的桥梁,而离散时间系统则是构建数字滤波器的基础。
Z变换的起源可追溯到拉普拉斯变换。在研究连续时间信号和系统时,人们发现用拉普拉斯定义的代数语句替代微积分运算,能显著降低分析复杂度。拉普拉斯变换为20世纪的学术工程研究奠定了新的数学基础。20世纪中叶,离散时间信号以采样数据控制系统的形式出现,最初是在拉普拉斯变换的框架下,利用其延迟特性进行研究。
延迟定理表明,如果(x(t) \leftrightarrow X(s)),那么(x(t - kT) \leftrightarrow e^{-skT}X(s))。因此,时间序列(x[k] = {x[0], x[1], x[2], …})可以用拉普拉斯变换和延迟定理表示为(X(s) = x[0] + x[1]e^{-sT} + x[2]e^{-2sT} + …)。然而,拉普拉斯表示法的根本问题在于,每个延迟项都需要插入形式为(e^{-skT})的延迟算子。对于周期性采样信号,需要进行无限次插入,这非常繁琐,从而催生了简洁表示法:
(z = e^{sT})或(\hat{z} = e^{-sT})
这就是广为人知的Z算子和Z变换。自引入以来,拉普拉斯的(s)算子和Z算子已成为研究连续和离散时间线性信号与系统的常用工具。
2. Z变换的定义
2.1 Z变换的映射关系
方程(z = e^{sT})定义了(s)平面上的点与Z域中的点之间的关系。Z变换是将复拉普拉斯算
Z变换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应用解析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5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