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架构入门指南
1. 微服务架构的兴起与挑战
近年来,微服务这种构建软件的方式变得极为流行。早在 2010 年代初,“微服务”一词应运而生,用于描述一种全新的软件架构风格。采用这种风格构建的应用程序由众多小型、独立且相互协作的组件构成。自那以后,微服务风格的采用率急剧上升,无论是初创公司还是大型企业,都在学习并实践微服务架构。相关工具、服务和解决方案的生态系统不断发展壮大,充分证明了其广泛的受欢迎程度。据 Allied Market Research 预测,到 2026 年,全球微服务架构市场规模将从目前的 20.7 亿美元增长至 80.7 亿美元,这表明人们对微服务的兴趣浓厚,采用率高,相关工作也十分繁多。
然而,对许多人来说,以微服务方式构建软件并非易事。实际上,实现一个微服务系统颇具挑战,让众多独立组件协同工作远比想象中困难。系统的管理、维护、支持和测试成本会不断累积,在大规模应用时,这些成本可能变得难以承受。如果不小心,管理系统的痛苦可能会让微服务看起来像是一个糟糕的选择。
不过,构建微服务的好处足以让我们承担这些风险。如果实施得当,微服务能够让我们在大规模场景下更快速、更安全地进行软件变更。这种快速且安全的变更能力为企业带来了更高的敏捷性,进而为企业和组织带来更好的成果。
要充分发挥微服务的价值,关键在于拥有合适的架构来支持这些服务。这个架构需要在不降低独立服务价值的前提下,降低系统成本。为了构建这样的架构,我们需要尽早做出重要决策,这些决策涉及方法、流程、团队、技术和工具等多个方面,并且它们需要协同工作,形成一个优化的整体。
一种有效的构建方式是通过逐步演进。我们可以从一些小决策开始,边做边学。事实上,大多数早期采用者都是通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12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