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协议安全解析与防护策略
1. TCP/IP协议应用层与网络层安全服务
1.1 应用层协议实现特点
TCP/IP协议在应用层的实现相对简单,因为它不涉及操作系统,且局限于特定应用。但这也使得每个新应用都可能需要新的开发,缺乏通用性。
1.2 网络层安全服务实现
为保障网络安全,在网络层实现安全服务是较为合适的选择。网络层可无连接地传输数据包,支持按流量或连接进行控制。为此,开发了一些适用于该层的协议,部分仅运行于IP(如GRE和PPTP),另一些则更具通用性,能处理IP、IPX和NetBEUI数据包(如L2F或L2TP)。
1.3 IP协议的安全保障
互联网的安全保障要求IP协议自身提供安全服务,而不依赖其他协议。IP安全协议(IPSec)工作组负责将此功能集成到新版本的IP(IPv6)中。考虑到互联网向IPv6迁移的延迟,对IPSec进行了适配,使其能在IPv4上运行,通过特殊头部实现,在IPv6中使用头部扩展,在IPv4中添加额外的协议头部,通常置于原始IP头部和有效负载之间。
1.4 IP安全协议
IP安全协议是一个开放平台,由一组协议组成,提供以下安全服务:
- 访问控制
- 数据包完整性
- 源认证
- 数据包隐私
- 数据包流隐私
- 防重放保护
其开放架构允许除必要的HMAC - MD5和HMAC - SHA - 1(用于认证和加密)以及DES - CBC(仅用于加密)外,还能纳入其他认证和加密算法。
TCP/IP协议安全解析与防护策略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