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编码:原理、类型与构建方法
在信息处理和传输领域,编码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它不仅能够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还能确保信息的准确解码。本文将深入探讨前缀码、信息单位、源编码的类型、瞬时码的构建、Kraft 不等式以及 Huffman 编码等内容。
1. 前缀码与信息单位
1.1 前缀码的效率与特性
为了提高编码效率,对源的扩展进行编码是一种常见的方法。例如,对源的第二次扩展进行编码,其平均码字长度、扩展源熵和效率可以通过特定的公式计算得出。随着源扩展阶数的增加,编码效率会逐渐提高,但码字长度也会相应变长,这意味着传输或处理所需的时间会增加。
前缀码的一个重要特性是,任何一个码字都不是其他码字的前缀。例如,表 3.7 中的代码是前缀码,而表 3.8 中的代码则不是,因为其中的二进制字 10 是码字 100 的前缀。
解码前缀码生成的二进制序列时,解码器从序列的第一个二进制数字开始,逐个解码码字,这类似于决策树的操作。决策树是给定源代码码字的一种表示方式,通过它可以直观地展示解码过程。
| 符号 | 概率 | 紧凑码 |
|---|---|---|
| x1x1 | 9/16 | 0 |
| x1x2 | 3/16 | 10 |
| x2x1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