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光子源与探测器:原理、特性及数学模型

光子源与探测器:原理、特性及数学模型

在光学量子信息处理领域,光子源和探测器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基础元素。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光子源和探测器的相关特性、数学模型以及实际应用中的关键因素。

品质因数

对于单光子模式,当 $n = 1$ 时,$g^{(2)}$ 为零。这一结果无法用经典波动理论来解释,因此观察到这样的符合率是光源量子特性的标志。当 $g^{(2)}$ 值小于 1 时,表明存在“亚泊松统计”,即光子数分布的方差小于具有泊松分布的相干态。这一特性在图 3.4 的曲线 (b) 中有所体现。

在实际实验中,光的相干性不会无限期保持,模式会重新填充。因此,我们预期 $g^{(2)}$ 具有时间依赖性,对于足够长的时间 $\tau_l$,光子探测器事件之间没有相关性,即 $g^{(2)}(\tau_l) = 1$。单光子源的质量可以通过 $\tau = 0$ 时 $g^{(2)}$ 的大小来衡量。由于 $g^{(2)}(0) < g^{(2)}(\tau_l)$,光子检测事件倾向于在时间上间隔分布,即光子到达时间不是随机的,而是呈现“反聚束”现象。

对于频率为 $\omega$ 的单模热态,可证明 $g^{(2)} = 2$。其密度算符为:
$\rho = \sum_{n=0}^{\infty} P_n |n\rangle\langle n|$
其中,$P_n = (1 - \exp(-\hbar\omega/k_BT)) \exp(-n\hbar\omega/k_BT)$。这一行为在图 3.4 的曲线 (c) 中展示。

同样,在实际实验中,对于足够长的 $\tau_l$,最终会回到 $g^{(2)}(\tau_l) =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 博主筛选后可见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