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文介绍
🔥本文给大家介绍将ARF模块和BC模块集成到YOLOv13小目标检测中,可以显著提升其在复杂背景下的性能。ARF模块通过自适应调整感受野大小,有效捕获多尺度目标特征,减少背景干扰,提高了目标检测的精度和计算效率。BC模块则通过MCA多尺度交叉轴注意力机制增强了全局信息提取和特征融合,提升了目标定位和分类的准确性,尤其在红外小目标检测中,能够准确提取细粒度特征。两者结合使YOLOv13在复杂背景和实时目标检测任务中表现更加出色。
展示部分YOLOv13改进后的网络结构图、供小伙伴自己绘图参考:
🚀 创新改进结构图: yolov13n_DSC3k2_ARF.yaml

专栏改进目录:YOLOv13改进包含各种卷积、主干网络、各种注意力机制、检测头、损失函数、Neck改进、小目标检测、二次创新模块、HyperACE二次创新、独家创新等几百种创新点改进。
全新YOLOv13创新改进专栏链接:全新YOLOv13创新改进高效涨点+永久更新中(至少500+改进)+高效跑实验发论文
本文目录
1.首先在ultralytics/nn/newsAddmodules创建一个.py文件
2.在ultralytics/nn/newsAddmodules/__init__.py中引用
🚀 创新改进1: yolov13n_DSC3k2_ARF.yaml
🚀 创新改进2: yolov13n_DSC3k2_MCA.yaml
🚀 创新改进3: yolov13n_ARF_DSC3k2_MCA.yaml
二、ARF和MCA模块介绍

摘要:单帧红外小目标(SIRST)检测对于军事和民用应用至关重要,但由于低分辨率和目标尺寸较小,仍然面临挑战。现有的大多数方法将检测任务建模为语义分割任务,这需要高分辨率的特征图,并且计算开销较大。此外,人工标注常常难以实现像素级的精确度,且标注中的固有歧义可能会影响训练结果。本文将SIRST检测任务视为一个边界框回归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目标检测网络架构,称为自适应融合边界框回归网络(ABRNet)。为了应对复杂且变化多端的背景,设计了一个自适应感受野(ARF)模块。该模块利用空间选择掩码来选择具有不同感受野(RF)大小的特征图,从而利用不同场景中固有的先验知识。此外,本文还引入了一个跨尺度特征编码融合(CEF)结构,以减轻网络对边界框扰动的低容忍性。该模块融合了多尺度的局部和全局特征,以捕获小目标的细节。通过将高维特征与详细特征相结合,促进了准确的边界框回归,从而提高了检测性能。此外,我们采用了线性区间映射来动态平衡困难样本。公共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ABRNet相较于现有的最先进方法(SOTA)具有更强的优势。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0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