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文介绍
本文记录的是利用RFAConv优化YOLOv13的目标检测网络模型。
标准卷积操作和空间注意力机制虽能解决一定的参数共享问题,但在大尺寸卷积核上应用注意力仍然存在缺陷,未充分考虑卷积核参数共享问题以及感受野中各特征的重要性。而RFAConv的出现旨在更全面地解决卷积核参数共享问题,关注感受野空间特征。本文利用RFAConv改进YOLOv13,并设计了不同的网络模型进行二次创新,以最大限度的发挥RFAConv的性能,精准有效的提高模型精度。
专栏目录:YOLOv13改进目录一览 | 涉及卷积层、轻量化、注意力、损失函数、Backbone、SPPF、Neck、检测头等全方位改进
文章目录
二、RFAConv介绍
RFAConv: Innovating Spatial Attention and Standard Convolutional Operation
RFAConv:创新空间注意力和标准卷积运算
2.1 出发点
- 解决卷积核参数共享问题:分析标准卷积操作和现有空间注意力机制后,发现空间注意力机制虽能解决一定的参数共享问题,但对于大尺寸卷积核存在局限。
RFAConv旨在更全面地解决卷积核参数共享问题。 - 关注感受野空间特征:现有空间注意力机制如CBAM和CA仅关注空间特征,未充分考虑卷积核参数共享问题以及感受野中各特征的重要性。
RFAConv的设计出发点是关注感受野空间特征,以提升网络性能。
2.2 原理
2.2.1 感受野空间特征的定义与生成
感受野空间特征是针对卷积核设计的,根据卷积核大小动态生成。以3×3卷积核为例,它由非重叠滑动窗口组成,每个窗口代表一个感受野滑块。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26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