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串联机器人高性能运动控制方法研究_陈超》一文的笔记
一、辨识目的
(1)解决机器人非线性效应,提高运动控制性能;
(2)在普常用机器人PID控制中作为前馈控制降低系统误差;
二、主要分类
相比较而言,离线辨识中最小二乘法使用最广泛。
三、 动力学模型
n连杆刚性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
其中,
为关节位置,
为关节速度和加速度;
是对称正定惯量矩阵;
表示离心力和科氏力;
表示重力;
表示摩擦力;
表示关节输出力矩;
表示其它未建模的扰动。
在辨识过程中关节转速要尽可能高。因此摩擦模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