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TATCOM控制算法与PV阵列重构方法对比分析
1. DSTATCOM自适应控制算法分析
在DSTATCOM的自适应控制中,采用了基于自适应算法的三步控制流程:
- 计算单位向量 :计算与公共耦合点(PCC)电压同相和正交的单位向量。通过计算终端电压$v_{tP}$,进一步得到电力系统三相的同相单位模板($u_{Tspa}$,$u_{Tspb}$,$u_{Tspc}$)和正交单位模板($u_{Tsqa}$,$u_{Tsqb}$,$u_{Tsqc}$)。目的是使从控制算法中提取的参考电流与PCC电压对齐。
- 计算功率成本 :计算直流电容器充放电的有功功率成本。有功功率损失以权重分量的形式计算,并在每次迭代中更新。通过PI控制器将电压变化转换为等效权重,如公式(1)所示:
$w_{pdc}(n) = w_{pdc}(n -1) + K_{pdc}{V_{de}(n) -V_{de}(n -1)} + K_{idc}V_{de}(n)$
其中,$V_{de}$是DSTATCOM的直流电压。同时,使用另一个PI控制器计算调节PCC电压时的无功功率需求,如公式(2)所示:
$w_{qr}(n) = w_{qr}(n -1) + K_{pr}{V_{tp}(n) -V_{tp}(n -1)} + K_{ir}V_{tr}(n)$
其中,$V_{tp}$是PCC处的终端电压。
- 计算参考电流 :自适应算法通常使用权重更新方程来计算参考电流。其目的是在每次迭代中不断更新权重,以最小化计算的参考电流与实际参考电流之间的误差。这里分析了两种算法:MV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