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界面演进改善人机交互
在远程机器人操作中,人类操作员和机器人处于不同的位置,彼此无法直接看到。在这种情况下,操作员对机器人的了解完全依赖于界面。良好的态势感知(SA)对于有效完成远程机器人任务至关重要,但设计能提供良好态势感知的界面是一项挑战。本文将介绍通过界面演进改善人机交互的相关内容。
1. 态势感知相关概念
- 态势感知定义 :Endsley将态势感知定义为“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对环境元素的感知(Level 1 SA)、对其意义的理解(Level 2 SA)以及对其近期状态的预测(Level 3 SA)”。Drury等人将其重新定义为适用于机器人操作的五个类别,本文主要关注人类 - 机器人感知和人类的整体任务感知。
- 人类 - 机器人感知细分 :进一步细分为位置感知、活动感知、周围环境感知、状态感知和整体任务感知(LASSO)。本文主要讨论位置感知和周围环境感知。位置感知是操作员对机器人在更大范围内位置的了解;周围环境感知是操作员对机器人局部环境的了解。
2. 相关工作
远程机器人界面可分为以地图为中心和以视频为中心两类。
- 以地图为中心的界面 :能提供固有的位置感知,适合操作远程机器人团队,但对于单个机器人,若机器人传感能力不足,可能无法创建准确地图,且过于强调位置感知而牺牲周围环境感知,难以让操作员了解机器人周围区域。例如,MITRE公司开发的界面存在视频屏幕小和更新慢的问题;Brigham Young大学和爱达荷国家实验室(INL)设计的界面,若地图生成不正确,操作员会对环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