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相关模型分析
1. 立方非线性与可兴奋细胞
1.1 极限环的存在性
在动态系统中,两种相反趋势相互作用会产生怎样的行为呢?庞加莱 - 本迪克松定理指出,在固定点周围必定存在一个封闭轨迹。假设不存在极限环,那么在某个时刻,轨迹必然会与之前的轨迹相交。在交点处,((dx/dt,dy/dt)) 会有两个不同的值,这就违背了解的唯一性,即每个初始点只有一个解。所以,唯一避免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假设存在一个环绕固定点的封闭曲线,这个封闭轨迹被称为极限环。
1.2 范德波尔振荡器的极限环
与固定点为中心时出现的封闭轨迹(如洛特卡 - 沃尔泰拉模型)不同,范德波尔振荡器中的极限环是稳定的。如果从极限环内部的一点开始,系统会向外演化到极限环;如果从外部一点开始,系统会向内演化到极限环。因此,极限环是动态系统的一个与初始条件选择无关的时间相关解。不过,固定点是不稳定的。范德波尔振荡器是第一个即使固定点不稳定,但在某种意义上“稳定”的动态系统的例子,它代表了一种远离平衡态演化的现象。也存在表现出不稳定极限环振荡的动态系统。
1.3 菲茨休 - 南云方程
第一个将立方非线性与神经元兴奋性联系起来的数学模型是菲茨休 - 南云方程(FHN),它由两个常微分方程组成:
[
\begin{cases}
\frac{dv}{dt} = f(v) - w + I_{ext} \
\frac{dw}{dt} = bv - \gamma w
\end{cases}
]
其中,(v) 代表膜电位,(w) 是恢复变量,(I_{ext}) 是外部施加的电流,(f(v)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