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纠缠提纯与蒸馏协议详解
1. 蒸馏的充分条件
在量子纠缠的研究中,判断一个量子态是否可蒸馏是一个重要问题,但目前已知的可蒸馏性充分标准较少。以下为你介绍几种常见的判断标准:
- 约化准则 :由Horodecki家族提出,适用于d × d系统。若一个量子态ρ违反约化准则,即$\rho_A \otimes 1l - \rho \geq 0$,则该态可蒸馏。对于最大纠缠态和完全混合态的混合态,准则为$F \geq 1/d$。不过,许多可蒸馏态无法通过该准则检测出来。
- NPT准则 :在2 × 2系统中,NPT(负部分转置)是蒸馏的充分条件。对于d × d系统的混合态ρ,若在A、B的二维子空间中存在局部投影,使得到的态为NPT,则ρ可蒸馏。这种性质被称为1 - 可蒸馏性,k - 可蒸馏性则定义为对ρ的k个副本$\rho^{\otimes k}$联合操作时存在这样的投影算符。若存在k使态为k - 可蒸馏,则该态可蒸馏。但此准则在实际中较难检验,因为需要对所有二维投影进行优化。
- 纠缠蒸馏协议准则 :纠缠蒸馏协议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更实用的标准。协议成功应用意味着相应态可蒸馏,协议能成功应用的范围(通常可用保真度或特定基下密度矩阵的对角元素表示)自动成为可蒸馏性的充分条件。例如,对于两比特系统,与最大纠缠态的保真度$F > 1/2$就足以应用某些协议,也是可蒸馏的充分条件。
2. 二部纠缠蒸馏协议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几种不同的二部纠缠蒸馏协议,它们在提纯范围、效率和操作的态副本数量上有所不同。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1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