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量子克隆:原理、方法与应用
1. 引言
量子力学的定律禁止对先验未知的量子态进行完美克隆。只有当输入态属于已知的正交态集合时,完美克隆才有可能实现。例如,受控非(controlled - NOT)量子门对两个量子比特(二能级系统)的操作如下:
[|x_1\rangle|x_2\rangle\rightarrow|x_1\rangle|x_1\oplus x_2\rangle]
其中,(\oplus) 表示模 2 加法,(|x_i\rangle\in{|0\rangle, |1\rangle}) 代表每个量子比特的基态。当第二个量子比特初始制备在态 (|0\rangle) 时,该门对量子比特实现了完美克隆变换(第一个量子比特是要克隆的比特,初始处于两个正交态 (|0\rangle) 或 (|1\rangle) 之一)。然而,要求输入态属于已知的正交态类是相当严格的。直观上,我们可以预期,通过放宽对允许输入态类的条件,完美克隆可以以递减的效率进行近似。
接下来,我们将描述不同输入态集合的近似克隆变换,并根据保真度分析相应的最优质量。
2. 不可克隆定理
不可克隆定理指出,不可能完美克隆一个未知的量子态,或者从一组两个(或更多)非正交态中抽取的态。该定理可以通过反证法轻松证明。
假设存在一个理想的克隆器,它可以用一个幺正算符 (U_c) 来描述,该算符作用于初始副本(处于纯态 (|\psi\rangle))、一个空白副本(初始处于任意态 (|0\rangle))以及一个辅助系统(辅助态 (|A\rangle))组成的全局系统。假设对于两个非正交输入态 (|\psi\rangle) 和 (|\varphi\rangle)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