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孟加拉国在职成年人的创业意向与创业前行为研究
1. 引言
在全球范围内,创业活动被众多政府和研究者视为就业的有效替代方案。随着全球失业率的上升,许多国家依赖创业公司来创造就业机会。创业不仅对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贡献显著,是当今社会生存的关键要素,也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虽具有高风险性,但对经济增长、就业创造和技术创新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应对经济衰退的有力工具。
2020 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产生了负面影响。企业被迫关闭,创业和初创企业受到的影响被放大,全球多数企业遭受重创,众多创业者受到波及,导致更多企业倒闭,劳动力市场失业率上升,收入不平等加剧。然而,疫情也促使一些人投身创业活动,对于那些希望发展和经营自己企业的人来说,创业成为了目标和必要选择。疫情使信息获取变得更快、更便捷,许多创新的创业者和初创企业凭借自身知识、经验、才能和人脉开展业务。根据计划行为理论,个人从事特定行为的意向越强,实际行为就越有可能发生。创业者在经济衰退中追求自我意识、自我实现、创新和适应能力,为了实现创业意向目标,创业行为中的决策与评估过程和理解相关联,涉及信息识别、整合、自主性、自我实现和意愿等方面。因此,了解创业意向的动机以及疫情期间在职成年人的创业前行为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计划行为理论(TPB)源于理性行为理论,由阿吉恩(Ajzen)于 1985 年首次提出。它是一个理论结构范式,基于信念、感知和态度来解释、预测和解读人类行为。作为一种认知理论,它专注于预测和理解明确的活动,通过研究情感和意向为理解创业现象提供了相关视角。该理论认为,意向是依赖于行动欲望和能力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13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