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信息技术支持的沟通:群体凝聚力、宜人性与绩效

信息技术支持的沟通:群体凝聚力、宜人性与绩效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在企业运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企业面临着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沟通、提升绩效的社会和经济压力。然而,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却存在矛盾,既有研究表明其带来了有益的投资回报,也有研究指出若与组织战略目标不一致,可能会对组织造成损害。本文将探讨面对面(FTF)和虚拟团队、宜人性人格特质以及特定通信技术对凝聚力和绩效的影响。

1. 凝聚力的定义与重要性

凝聚力是群体过程的关键,被视为将群体凝聚在一起的“胶水”和“力量”。不同学者对凝聚力有不同的定义:
- Forsyth(1990, 1999)认为凝聚力是群体的关键,凝聚力强的群体具有合作、满意和享受的共同特征。
- Frank(1997)和Langfred(1998)将凝聚力定义为个人对群体的归属感或成员之间的喜爱程度。
- Festinger(1950)指出凝聚力是群体成员相互支持并愿意作为一个群体保持在一起的程度。
- Knight和Pearson(2004)综合定义凝聚力为“成员认为自己被接受、喜欢、安全并属于群体的集体决策机构的信念”。

凝聚力对群体绩效有着积极影响。研究表明,凝聚力与绩效呈正相关,沟通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有助于成功的绩效。例如,Wech等人(1998)的研究发现,较高的集体凝聚力与群体成员之间的沟通显著改善相关;Rempel和Fisher(1997)报道,凝聚力较高的群体具有更高的问题解决能力。

2. 人格因素与宜人性

个人的人格会影响群体内的互动过程。研究确定了五个跨学科有意义的因素,即神经质、外向性、宜人性、开放性和尽责性(大五人格)。本文重点关注宜人性,其定义为“个人乐于助人、同情他人、合作和/或脾气好的人际倾向”。

宜人性在群体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宜人性在人际促进方面与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相媲美,尽管它对特定工作类型的任务绩效没有影响,但似乎会影响人际促进。宜人性的人被认为值得信任、合作和顺从,他们能更好地处理冲突,可能是凝聚力的调节变量。

3. 研究方法
  • 样本 :362名中西部一所大型州立大学管理课程的高年级本科生参与了研究。他们完成了相关调查,研究对数据进行了筛选,排除了未完整参与或违反媒体限制的小组。样本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如下表所示:
    | 特征 | 频率 | 百分比 |
    | — | — | — |
    | 性别 - 男 | 217 | 59.9 |
    | 性别 - 女 | 145 | 40.1 |
    | 平均年龄 | 22.8 | 100 |
    | 平均群体经验次数 | 7.39 | 100 |
    | 种族 - 白人 | 274 | 75.7 |
    | 种族 - 非裔美国人 | 55 | 15.2 |
    | 种族 - 西班牙裔/奇卡诺人 | 5 | 1.4 |
    | 种族 - 美洲印第安人 | 1 | 0.3 |
    | 种族 - 亚洲/太平洋岛民 | 17 | 4.7 |
    | 种族 - 未提及 | 10 | 2.8 |

  • 过程 :学生被随机分成三人小组,小组可选择面对面会议、WebCT在线会议或电子邮件进行沟通。小组首先进行了一周的破冰练习,使用开放性问题促进成员交流。之后,每个小组分配了一个领导者,协调沟通和任务交付。小组被分配了一个偏好任务,要求成员了解“同行”组织的不诚实政策,并达成共识制定自己的政策。任务完成后,小组提交书面报告,由两名助教评分。

4. 研究结果
  • 凝聚力 :FTF小组在项目开始和结束时的凝聚力最高(分别为76.23和78.23),WebCT小组次之(74.32和75.93),电子邮件小组最低(73.45和71.48)。ANOVA测试显示,小组在凝聚力和凝聚力变化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 绩效 :FTF小组的决策质量最高,平均成绩为87.93分;WebCT小组次之,为86.74分;电子邮件小组最差,为85.60分。ANOVA测试表明,媒体小组之间的成绩差异在0.05水平上不显著,但LSD事后检验显示,电子邮件小组和FTF小组的成绩差异显著(p = .035)。
  • 宜人性 :WebCT小组报告的宜人性最高(42.26),FTF小组次之(41.86),电子邮件小组最低(41.07)。但ANOVA测试未显示小组在宜人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 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凝聚力与绩效显著相关,解释了11.6%的关系;宜人性与绩效、凝聚力和凝聚力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分别解释了13.9%、41.4%和31.8%的关系。

以下是凝聚力、绩效和宜人性的关系流程图:

graph LR
    A[凝聚力] -->|正相关| B[绩效]
    C[宜人性] -->|正相关| B[绩效]
    C[宜人性] -->|正相关| A[凝聚力]
    C[宜人性] -->|正相关| D[凝聚力变化]
5. 研究讨论与启示
  • 沟通媒介对凝聚力的影响 :沟通媒介对群体凝聚力有影响。FTF沟通方式下的群体凝聚力发展最好,而仅通过电子邮件沟通的群体凝聚力下降。WebCT小组的凝聚力有所改善,但不如FTF小组明显。
  • 组织启示
    • 组织在发展团队时,应谨慎考虑技术的使用,为新组建的团队提供丰富的沟通媒体选项,定期提供更丰富沟通的机会,避免仅依赖特定技术进行沟通,以免影响群体凝聚力和组织绩效。
    • 了解沟通媒体对群体的影响对组织决策至关重要。负责团队分配的人员应理解沟通媒体的影响,为团队提供适当的媒体水平,以最大化群体凝聚力。
    • 凝聚力与绩效直接相关,组织应提供机会让工作群体更具凝聚力,例如通过丰富的媒体进行更频繁的沟通,或让团队利用更长的时间块减少沟通频率。
    • 宜人性与绩效直接相关,组织应寻找方法在团队中培养宜人性。宜人性与凝聚力的关系也值得进一步研究,同时应考虑将大五人格的其他因素纳入凝聚力和绩效的研究中。

综上所述,组织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团队沟通和绩效时,应充分考虑沟通媒介和成员的人格特质,以提高群体凝聚力和绩效。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大五人格其他因素在凝聚力和绩效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培养团队成员的宜人性。

信息技术支持的沟通:群体凝聚力、宜人性与绩效(续)

6. 不同沟通媒介下的具体分析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不同沟通媒介对群体各方面的影响,下面对FTF、WebCT和电子邮件三种沟通方式进行详细对比分析。

沟通媒介 凝聚力起始值 凝聚力结束值 凝聚力变化 平均成绩 宜人性
FTF 76.23 78.23 2.0496 87.93 41.86
WebCT 74.32 75.93 1.6174 86.74 42.26
电子邮件 73.45 71.48 -1.9683 85.60 41.07

从这个表格中可以看出,FTF沟通方式在凝聚力和绩效方面表现最佳。在项目过程中,其凝聚力有一定的提升,并且最终的平均成绩也是最高的。这可能是因为面对面的交流能够让成员更好地感知彼此的情绪、态度和意图,增强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从而促进凝聚力的提升,进而提高绩效。

WebCT沟通方式的凝聚力和绩效也处于较好的水平。虽然凝聚力的提升幅度不如FTF,但也有一定的改善。其平均成绩仅次于FTF小组,并且在宜人性方面表现最高。这可能是因为WebCT提供了一种半实时的在线交流环境,成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互动,同时也能保持一定的自主性,有利于成员展现出较好的人际倾向。

而电子邮件沟通方式下,凝聚力出现了下降,平均成绩也是最低的。这可能是由于电子邮件是一种异步的沟通方式,信息传递存在延迟,成员之间的互动不够及时和充分,导致成员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凝聚力降低,进而影响了绩效。

7. 宜人性与凝聚力、绩效的深入探讨

宜人性在群体中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与凝聚力和绩效的简单相关性上。从实际情况来看,宜人性高的成员在群体中往往能够更好地协调人际关系,减少冲突的发生。

例如,在一个群体讨论中,宜人性高的成员会更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想法,即使存在不同的观点,也会以一种温和、合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的行为有助于营造一个和谐、积极的讨论氛围,促进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从而提高群体的凝聚力。

而凝聚力的提升又会进一步促进绩效的提高。当群体成员之间关系融洽、相互信任时,他们会更愿意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成员之间能够更好地分工合作,相互支持,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以下是宜人性在群体中发挥作用的流程图:

graph LR
    A[宜人性高的成员] -->|促进和谐氛围| B[良好的群体沟通]
    B[良好的群体沟通] -->|增强信任| C[提高群体凝聚力]
    C[提高群体凝聚力] -->|促进协作| D[提升绩效]
8. 对组织实践的具体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为组织在实际操作中提供以下具体建议:
- 沟通媒介选择
- 在组建新团队时,初期应尽量安排面对面的沟通活动,如团队建设会议、项目启动会等。这样可以让成员快速建立起情感联系,形成初步的凝聚力。
- 对于日常的沟通,可以结合使用WebCT等半实时的在线沟通工具。这种方式既能满足一定的沟通需求,又能提高沟通的效率,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 电子邮件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的沟通方式,用于传递一些正式的信息、文件等,但不宜作为主要的沟通方式。
- 团队成员选拔与培养
- 在选拔团队成员时,可以考虑成员的宜人性特质。可以通过心理测试等方式了解候选人的宜人性水平,选择宜人性较高的成员加入团队。
- 对于现有的团队成员,可以通过培训、团队活动等方式培养他们的宜人性。例如,组织沟通技巧培训、团队合作游戏等,让成员学会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提高人际协作能力。
- 组织文化建设
- 营造一种鼓励合作、包容和尊重的组织文化。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成员会更愿意展现出自己的宜人性,积极参与团队合作。
- 设立明确的团队目标和价值观,让成员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工作方向和意义。当成员认同团队的目标和价值观时,他们会更有动力为团队的成功而努力,从而提高群体的凝聚力和绩效。

9. 未来研究展望

虽然本次研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仍有一些方面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大五人格其他因素的影响 :本次研究仅重点关注了宜人性这一因素,未来可以将大五人格的其他因素(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和尽责性)纳入研究范围,全面探讨人格因素对群体凝聚力和绩效的影响。
- 技术发展对沟通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沟通工具和方式不断涌现。未来的研究可以关注这些新技术对群体沟通、凝聚力和绩效的影响,为组织更好地利用新技术提供理论支持。
- 跨文化背景下的研究 :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人格特质和沟通方式可能存在差异。未来可以进行跨文化的研究,了解文化因素对群体凝聚力和绩效的影响,为跨国组织的团队管理提供参考。

总之,通过深入研究沟通媒介、人格特质与群体凝聚力和绩效之间的关系,组织可以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团队的协作效率和绩效水平。在未来的实践中,组织应不断探索和创新,结合研究成果,制定出更加科学、有效的团队管理策略。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 博主筛选后可见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